寒冬腊月,
武阳村的别墅之中,
如谪仙临世的李洛正带着一个眼镜框手拿着粉笔在一块黑板上画来画去。
下方的朱标正襟危坐的坐在一张小课桌前认真听讲着。
自从胡廷瑞投降以后,朱元璋对于李洛的仙人的身份就彻底深信不疑。
毕竟就他脑子中的知识根本没听说过谁能精准的预测到两年以后发生的事情。
陈友谅那边跑来投降的那么多,李洛却偏偏对洪都预测的如此准确。
所以朱元璋在胡廷瑞投降之后立即将自己的大儿子朱标化名刘二小送到了李洛的身边聆听天命。
但凡能从李洛嘴中透露出半点有用的东西那对于朱元璋来说也是意外之喜。
而且上次亭中对让朱元璋意识到李洛有着极其详细的情报来源,以及对天下大势的把控。
将自己的嫡长子送到李洛身边比跟着自己四处征战要好太多了,毕竟自己的接班人是皇帝,而不是将军。
再加上此时的朱标已经八岁了,心智也已经成熟,所以朱元璋大手一挥直接将他送到了李洛这里。
李洛对此也并没有反对,毕竟自己两世为人,更喜欢热闹,此时整个元朝境内全国乱战,不适合外出。
如今身边有个孩子陪自己他也乐的其所。
就是朱标刚来的时候总是叫自己先生,费了好大的功夫才让他改口叫爷爷。
毕竟自己也是九十多岁的人不是?
可在朱标眼里就不是这么回事儿了,李洛20出头的模样,追着自己喊他爷爷,要不是朱元璋来之前三番五次的叮嘱,朱标早就不干了。
此时的李洛正在给朱标上第一堂课,
李洛笑呵呵的对着朱标说道:
“二小啊,既然你爹把你放我这里来了,总不能放着你不管,现在外边到处都在打仗,想要安居乐业还不知道要多久呢。”
“那些之乎者也的我也不会,现在你也用不到,所以我就先给你介绍介绍你所在的这个国家。”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孛儿只斤氏。传五世十一帝,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始为162年,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98年。”
这时下方的朱标一脸懵逼的举起手来,课前李洛说有问题就举手问问题。
“老师,这1271年和1368年是什么东西啊?”
所谓公元纪年其实是明朝万历年间(1580年)才有一个意大利传教士传入中国的,此时的人们可没听说过耶稣诞生啥的。
李洛摸了摸鼻子:
“你可以理解为从至元七年到至正二十八年。”
朱标闻言更懵逼了:
“老师,现在才至正二十二年啊,哪来的至正二十八年。”
李洛看着犟嘴的朱标瞪了他一眼,气急败坏的说到:
“闭嘴,过两年不就是了吗?你就记着再过6年元朝就没了就行了!”
朱标被吓得一脸无辜不知所措。
李洛看着不敢再说话的朱标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代沟差的有点大,好几百年的代沟,沟通起来太费事了……
此时负责保护朱标而被朱元璋派来的‘家丁’双眼一亮,自己拿出一个小本本在上面记了下来:
元朝至正二十八年亡国……
相对于享受天伦之乐的李洛和刚拿下洪都的朱元璋相比,陈友谅这里就没这么快乐了。
此时他愤怒的一把将自己身前的龙桌踢翻:
“该死的朱重八!欺人太甚!”
下方的大臣们眼观鼻,鼻观心没有一个人敢此时发言。
此时的陈友谅已经没有心情跟朱元璋这个贫民再闹下去。
陈友谅大声冲着下方的大臣们呵斥道:“张士诚那边的动作确定好了吗!”
“回陛下!据探子传来的消息,再过两月张士诚必然对北方的韩林儿和刘福通发动进攻,而且据探子传回的消息,这次张士诚的目标还未定。”
陈友谅听着大臣们的汇报眼中闪过了一丝阴狠的笑意:
“我记得韩林儿和刘福通在安丰(安徽寿县)吧?去把这个消息透露给张士诚去!”
大臣闻言一愣:“陛下,如今张士诚已经投元,韩林儿和刘福通可都是起义抗元队伍,如今元朝未灭,我们这样落井下石是不是……”
陈友谅拿起桌上的砚台直接丢到了那名说话的大臣身上,破口大骂:“蠢货!”
“韩林儿可是那个该死的朱重八的主子,主子被围,以这家伙重情重义的性格必然会出兵驰援,到时候我们直捣黄龙,灭了朱重八的老巢!”
陈友谅想起今早的战报就气不打一处来。
自己的丞相投靠敌人就已经让他气愤的了,这下边的人刚打回来,还没捂热乎就又被打回去了……
这让自命不凡的陈友谅无比的愤怒,恨不得立即灭了朱元璋。
但是一名猎手往往要有足够的耐心,陈友谅现在就像一条毒蛇,等待着将朱元璋一口咬死的机会!
ps.求评价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