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的,每天都吃这些臭鱼烂虾,真晦气!”
一艘战船上常遇春看着下属给端上来的大鱼大肉一脸的不耐。
他想起了2年前自己在武阳村吃的火锅,截至到现在他仍然记得清清楚楚。
一旁的副官好奇的问道:
“将军,真有那么好吃吗?这两年都听你说过不知道多少次了。”
常遇春看着副官好奇的表情顿时变得得意洋洋:
“那还用说,简直就是玉盘珍馐,回味无穷,懂不懂?”
副官在一旁笑了:
“将军这些年来回就这两个词,您什么时候能学个新的。”
常遇春瞪了他一眼笑骂道:
“学个屁,咱是个粗人,学那些酸儒们的之乎者也有什么用。”
而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士兵焦急的汇报:
“报!!报告将军,陈狗贼的水军又杀过来了!”
常遇春猛地站起身大骂一声晦气:
“艹,这群狗养的,连个饭都不让人吃完,召集兄弟们给我杀回去!”
众副官闻言大声称是。
此时的巢湖水军已经不是两年前那群海盗一般的渔民组成了。
虽然对上陈友谅的水军依然是败多胜少,但是总算是有了一战之力。
此时的应天之中,
朱元璋、刘伯温、邓愈、徐达几人正在府内议事。
经过了李洛一行,刘伯温彻底被朱元璋提前给纳入了领导核心之中。
此时的朱元璋脸上挂着一丝如释重负的样子,貌似刚听闻一个好消息似的。
“彼其娘之,差点阴沟里翻船,咱要是把洪都丢了,那也太丢人了。”
原来就在前段时间,洪都守将胡廷瑞真的率众投靠了朱元璋,这让朱元璋在欣喜若狂的同时更加震惊于李洛的未卜先知,他此时已经相信了李洛的仙人身份。
毕竟这两年来战争形势的发展真就如同李洛所预言的,自己与陈友谅交手多次一直败多胜少。
但是陈友谅的军队却人心涣散,时不时的有军官带着士兵投奔朱元璋,此时的朱元璋在2年时间的发展已经坐拥二十余万大军。
虽然与陈友谅的六十多万还没法比,但是已经算是一方豪强了。
而更让朱元璋震惊的也是前段时间胡廷瑞携洪都向自己投诚的事情了。
要知道胡廷瑞可是陈友谅的丞相!竟然真的率众投了自己!
而朱元璋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李洛曾经告诫的话,
派朱文正镇守洪都!
然而当询问其自己侄子在何处的时候,却收到了这家伙又跑去花柳巷彻夜不归的消息。
这让朱元璋气不打一处来,不顾刘伯温的劝阻直接命原征南将军邓愈提拔为江西行省参政,让其带领一支军队驻守在洪都。
在朱元璋看来反正这是李洛给刘伯温拍自己马屁用的,自己既然已经知道了,心领了就行了。
而刘伯温却是不这么想,他感觉自己老师此举必定有他的深意,所以他极力劝阻朱元璋把朱文正派到洪都。
可惜朱元璋根本不听。
他直接让胡廷瑞继续保留原本的职位负责驻守洪都,由邓愈配合其防守洪都。
然而问题就出在这里了,
胡廷瑞虽然投降了,但跟着他的两个部将祝宗、康泰是处于面服心不服的状态。
在邓愈驻守洪都不久之后,他们两人就直接反叛了,将洪都再次落到了陈友谅的手中。
这让朱元璋那个膈应啊。
他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没有派朱文正驻守洪都的原因,但是他也不好意思找李洛去问。
所以他只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最后派出了徐达出兵去将洪都重新打回来。
而也就在刚刚,传讯兵快马加鞭终于带回了一个好消息,洪都重新被打了回来。
一旁的邓愈总算是松了口气,虽然朱元璋并未怪罪于他,但是他本人对于丢失洪都可是羞愧不已。
朱元璋这次沉思良久,还是决定试试李洛的提议他对着一名副官说道:“去把朱文正给我找来。”
副官应了一声跑了出去。
朱元璋笑着对刘伯温说道:
“你可不能给李先生说咱这档子事,咱可丢不起那人。”
刘伯温撇了撇嘴,
你是老大,你说了算。
此时的武阳村迎来了入冬的第一场大雪。
山坳之中到处都是雾凇、冰挂,美得如同人间仙境一般。
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哪怕是外界打的不可开交而这里仿佛是另一个世界一般,没有丝毫受到战乱的影响。
山腰之处,一栋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别墅院中正站着一大一小两道人影。
“先生!”
“叫爷爷!”
“可是规矩……”
“在我这没那么多规矩!快叫爷爷!”
“叔叔……”
“你说你这个孩子咋就这么死心眼呢,你爹既然都把你送到这儿来了,你就得听我的,快叫爷爷!”
朱标:“……爷爷!”
李洛见状顿时喜笑颜开:
“乖!爷爷带你去吃火锅!”
ps.大哥们给点反馈啊,提点意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