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外必先安内,想要扩张大秦的版图。
大秦国内的稳定是必要的。
林一深知这一点。
如今的大秦四面皆敌,在外有匈奴月氏等蛮子虎视眈眈。
大秦内部也不安定,诸子百家,战国遗族。
皆是等待着大秦露出破绽,他们好群起而攻之。
林一自己也清楚这一点。
所以他决定从大秦内部开始入手。
首先保证大秦内部的安定,再朝外方徐徐图之。
得民心者得天下,没有任何的普通老百姓不希望安居乐业。
他们只想能够吃饱穿暖,这便足够了。
而如今大秦的粮食产量效率及其低下。
亩产也不过才两三石,且是一年一熟。
所以林一才会将土豆给兑换出来。
这东西不仅能填饱肚子,对环境要求还不高。
按照林一的估算,大秦这气候。
土豆亩产最低也能达到每亩三十石,而且还是一年两熟。
但他的手上只有两百斤。
想要推广出去,就必须成功的种出成果来,让大秦子民对这新作物不会恐惧。
林一思考片刻,就说道。
“白虎,你去将扶苏、王家和蒙家的人还有两位丞相给我叫来,再把治粟内史叫来。”
身后窜出来一道娇小的身影。
“是!”
白虎答应了一声便消失不见了。
平日了四相卫也不是随时都跟着林一。
他们都是轮流来的。
这也是林一自己给他们提的要求。
不过一会儿,扶苏、王贲、蒙武、李斯、冯去疾和黄子凉便来到了林一的住所。
“见过帝师。”
六人拱手说道。
“今日叫六位前来,就是想向六位请教一下大秦百姓民生的问题。”
林一说道。
六人面面相觑,不知林一所说是什么意思。
“如今大秦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我想改变这现状,各位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林一继续说道。
王贲是个武将,自然不知道这些。
扶苏和其余几人皆是在朝文官,对于民生问题都有所了解。
“如今大秦战乱不断,百姓民不聊生,只有结束战乱恐怕才能有效提高作物产量,改善百姓生活。”
扶苏率先开口说道。
“可战乱不会这么快就结束,百姓仍旧要生活,如何提高作物产量才是当务之急。”
李斯回应道。
二人作为当朝大臣,所以对国家局势都有十足的了解。
但要是涉及到如何提高产量,二人却犯了难。
“如今大秦的作物就那么多,除非风调雨顺,不然恐怕很难再提升作物产量。”
黄子凉对这些问题了如指掌。
但近年来除了战乱,还有不少天灾的发生。
粮食产量也就那么多,根本没有其他方法能提高。
一亩地产多少粮,这是一个固定的产值,除了天气原因,其余皆无法影响。
这也是古人固有的思维。
“王贲、蒙武,你们就没有什么想说的吗?”
林一看了看他们二人。
王贲摇了摇头。
“帝师,你叫我打仗可以,但你让我聊这些,我可真是什么都不懂啊。”
“其实只要加大种植人数,也能提高产量,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蒙武也回应道。
由于战争不断,随时都要征兵,所以扩大人数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
林一见众人都没办法,于是将土豆拿了出来。
他方才已经叫人去煮了六个土豆。
“来,诸位试试看,看这个吃食如何。”
六人疑惑的看了看这从来没见过的东西。
扶苏出于对帝师的信任,先拿起了一个土豆就要吃。
“将皮剥了再吃。”
林一提醒道。
扶苏点点头,将土豆皮去了之后,一口咬下。
“帝师,这是何物?为何味道虽然奇怪,但却如此好吃?吃完还有饱腹的感觉。”
扶苏惊诧的说道。
众人听扶苏如此说,也不再犹豫,纷纷拿起土豆吃了起来。
吃完之后皆是惊异于土豆的口感太好了。
林一笑着说道。
“王贲、蒙武,你二人率军队去咸阳城外挑一处空地,我这还有两百斤,你们将其全部种下。”
王贲和蒙武自然应是。
“帝师,此物唤作何物?亩产能达到多少?”
黄子凉则是关心这作物的信息。
“此物名为土豆,乃是舶来品,亩产...........”
“三十石!”
“什么?三十石!?”
六人听后纷纷大惊。
“帝师,你可知一石乃多重?”
冯去疾开口问道。
“我如何不知?如今大秦的粮食亩产不过两三石,这些我都是清楚的。”
林一回答道。
“那这么说,帝师你并未欺骗我等,此物真的一亩三十石?”
冯去疾接着问道。
“此事关乎大秦国运,我为何要欺骗你们?既然我拿出来,那便是为了大秦之兴盛而着想。”
“至于有没有三十石,你们种下去试试便知。”
林一笑着说道。
“而且这土豆,一年两熟!”
听到一年两熟。
六人又惊了。
知晓此事事关重大,虽然心中还是有些怀疑,但却不敢怠慢。
毕竟这可是帝师拿出来的东西!
“王贲,蒙武,种下去之后,日夜派人看管,切不可出问题,否则那你们试问!”
扶苏也说道。
“是!扶苏公子!”
二人抱拳回应。
“既然如此,你们就都去忙此事吧,扶苏你留下来。”
林一说道。
随后众人纷纷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