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的屠龙技被金榜曝光了! > 第55章 屯田之策大获成功!!!

第55章 屯田之策大获成功!!!(1 / 1)

而周瑜和鲁肃看到信之后,知道孙权心中已经动了投降的念头。

于是,他们便以这个驻军为由,力谏孙权抗曹。

这两个人为了鼓动孙权,自然也少不了一番装逼。

周瑜:咱们兵精粮足,曹操水土不服!

鲁肃:那个诸葛亮很能打的!

周瑜:曹操号称百万,实则不到二十万!

鲁肃:那个诸葛亮很能打的!

周瑜:曹贼逆天而行,主公替天行道,定然能赢!

鲁肃:那个诸葛亮狠能打的……

周瑜受不了了!

行行行,你说诸葛亮牛逼,叫他来给主公说吧!

老子回家谈恋爱去了!

尽管鲁肃是一通尬吹,但是这孙权却也动了心。

他倒是想见识见识这诸葛亮,到底是何方神圣!

鲁肃当即安排,让诸葛亮渡江来见孙权。

而刘备却有点担心,他怕诸葛亮一去不回了!

毕竟,诸葛亮的亲哥哥,就在东吴当官,而且官儿还不小!

诸葛亮说:“无妨,我去会会他,顺便看看他妹妹长得漂亮不!”

而曹操这边,还在等待孙权的消息。

在他看来,这孙权态度谦卑,还是有希望争取一下子。

而在祝云卿看来,这孙权一直拖时间,很有可能是想利用曹操百万大军粮草供应困难,想拖到曹操快断粮的时候,自行退兵!

但是孙权根本想不到的是,祝云卿搞的有机农业模式大获成功,这曹军的餐桌上,都已经吃襄阳屯田里的稻花鱼了……尽管曹操这边为了南征,已经做好了足够的钱粮储备,但是毕竟这百万大军的开支的确不少,曹操不由得担心起来。

万一这孙权一直这么苟着,态度暧昧,那打还是不打?

曹操决定:不管如何,最多再等一两个月,待秋尽冬来,如果孙权还不降,自己便强攻东吴。

看到曹操也开始担心粮草,祝云便领带曹操视察了一下他的有机农业政策的效果。

只见一片片农田郁郁葱葱,这祝云卿安排农户们种的晚季稻长势正好!

而鱼塘中,部分鱼苗已经长大。

听闻自己军营中已经开始吃这些鱼塘中的鱼了,曹操深感惊讶!

几个月前,这些百姓还是跟着刘备携家带口逃难,而现在,家家户户都已经有了良田鱼塘,生活已经有了保障。

而在祝云卿的安排下,目前3万工兵正在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

“保障性住房?”

曹操听到这个名词,有点懵!

祝云卿带着曹操来到一间民房前面,只见这房屋乃是新造。

尽管院落是用篱笆围起来的,但是这屋子却都是砖墙瓦顶,并不是茅草房!

“丞相,现在有两万工兵正在建设这些房屋!”

“我命人建了三座砖窑,一万工兵在烧纸砖瓦,还有一万工兵,分为五百个小队,每队20人,在为百姓修筑房屋!至于木材,咱们造大船用的边角料优先使用!”

“再者襄阳地界林木众多,木材多的是!”

“修筑房屋的条件是:今年的晚季稻成熟之后,除去自家食用及明年春耕之用,全部交给我军!三年如此!”

“这用三年余粮,换取如此坚固的一院砖瓦房,百姓自然非常乐意!”

“现在几乎大部分农户都已报名,工兵正在全力建房!”

“只是人手不足,目前的20人小队,平均八天才能完成一套住房!毕竟襄阳之地,水多地湿,地基得打牢固一些!”

“因此,这建房开始一个多月,也仅仅只完成了不到三千套……”

曹操一听,内心粗略地算了一笔账!

一亩水稻产量五六百斤(如今水稻亩产量早已超过两千斤,但在汉代,顶多也就是五百斤)!已经足够一人年之口粮!

再加上春耕种子、喂养鸡鸭用的粗米等,两亩地的稻米,也已经足够了!

而襄阳这十余万百姓,现在每人有是十亩良田!

这样看来,如果给他们建房,那么他们每人可以贡献出八亩地的稻米!

十万人就是八十万亩!

按每亩地五百斤稻米计算,可以得四万万斤稻米!

这一算,可把曹操吓了一跳!

自己六十多万大军,相当于每人可以有六百斤的稻米!

这岂不就是解决了自己大军一年的口粮?!

想到这里,曹操立刻下令道:

“如今大船基本已经建造完毕,五万造船工匠,即刻投入到建造房屋的队伍中去!”

祝云卿一看曹操如此支持,于是又建议到:

“丞相,我想再调集军中铁匠三百人,打制一批铁质农具;再征集陶匠五百人,制作锅碗等日常用品,在襄阳地带开集市,用这些器物,向百姓换取鸡鸭的物!”

这些建议,曹操全部应允了。

“另外,南阳、南郡两地气候地形与襄阳相似,而且距离我方大军也极相近,在下认为,这军屯之法,可在此两地推行!”

曹操深以为然。

这南阳及南郡,乃荆州之北面屏障,几十年来战乱不断,此处百姓大多流亡山林,大批良田抛荒!

如今若能推行此屯田之策,以来可以进一步加强军需保障,更能吸引百姓望风归附,让这两地逐渐成为民生富足的重镇。

在听取了祝云卿之言后,曹操发现军需问题很快便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这个时候,他也才深刻地认识到:当今之际,造成天下百姓流离失所、千里良田无人耕种的局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连年的战争!

不是百姓不够勤劳,也并非无人去进行农业生产!

只是因为战乱,人们不得不离开家园躲避战火。

“此次取荆州之地,我听闻先生之言,不费一兵一卒,尽得荆州之地!这对于荆襄九郡的百姓来说,可真是一件幸事啊!”

在祝云卿在襄阳屯田之后,周围郡县的百姓也多少听见了一些传闻。

很多人好奇地道襄阳观望,发现这里民生之富足安定,人们耕田养鱼秩序井然,不少人都有了投奔襄阳的想法。

此时,曹操下令南郡和南阳也开始屯田,消息一出,许多百姓都纷纷返回了家园。

最新小说: 楚汉相争之现代 称霸三国从出走江东开始 大明:逼徐妙云婢,气死朱元璋! 大明:我的前女友是个太后 三国:我的屠龙技被金榜曝光了! 大明:开局朱元璋下跪求我 大明:开局拒封藩王,老朱杀上门 大明:开局捡个朱元璋当爹 大明:开局火铳改大狙 大魏 三十六计乱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