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想借多少兵马?”
公孙康想了想,说道:“三万!”
说这话的时候,他抬起头偷瞄了一眼祝云卿。
其实,三万兵马,并不多,只要祝云卿一封信,曹操就能派过来。
只是,祝云卿担心的倒是这公孙康。
他父亲镇守辽东时,当时主要的精力放在防范袁绍上面,而对于乌桓、高句丽和扶余这三方的威胁,他只是分少量兵力就能应付!
而此时袁绍已灭,辽东西南方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他公孙康却要增兵来对付高句丽!
虽然他以彻底灭了高句丽为由,但这理由却也十分牵强!
毕竟,这个时候的高句丽,也只是从汉朝的玄菟郡分出去的一个县而已!
至于人口,则基本上就是扶余国五分之一!
这公孙康借兵,怕是另有他图!
“公孙太守,这借兵之事,带我转告丞相后再做定夺!”
“不过你刚才所说的韩濊,此人我倒可以想办法帮你对付!”
公孙康听到祝云卿言语中已露出拒绝之意。
“敢问先生,有何妙计可定韩濊?”
祝云卿神秘地笑了一下。
“公孙太守,倘若我帮你灭了韩濊,你还借兵吗?”
公孙康冷笑了一下,说道:“若先生肯相助灭韩濊,我自然再不需要借兵了!”
听这公孙康的意思,他是断然不信祝云卿有这个本事。
毕竟祝云卿此次到辽东,只带了五百骑兵。
“那我们以一个月为限!若不破韩濊,我即刻修书请司空派兵!”
公孙康一听,欣然应允。
祝云卿主动提出这个赌约,实际上是想在辽东多考察一段时间。
一来是他想摸摸公孙康的底细;另一方面是他想考察一下当时东北的具体情形。
毕竟,当时的北大荒,是真正意义上的北大荒啊!
若能得到这么一大片地方,以他的本事,必然能够成就一番大业!
只是,当时还有一个扶余国,横在辽东和北大荒之间!
祝云卿只知道扶余国北边就是北大荒,那里目前主要活动着一些鲜卑部落,具体的情况,他还不是很清楚。
至于韩濊,对于祝云卿来说,对付他的办法,或许到扶余国就有了!
听到祝云卿想去扶余国看看,公孙康果然很不情愿。
毕竟,扶余国虽然臣服于大汉,但一直以来都是通过辽东太守和朝廷取得联系的。
公孙康自然不愿朝廷和扶余国直接建立联系!
不过,祝云卿毕竟代表着曹操,这公孙康还指望着祝云卿给他借兵呢!
于是,公孙康便派人为向导,带祝云卿前往扶余国。
这扶余国国主听说是朝廷来人,自然不敢怠慢,对祝云卿进行了高规格接待。祝
云卿以朝廷之名,给了扶余国很多赏赐,其中就包括当时在北方非常少见的稻米!
“我希望,在若干年后,我在此来到扶余国时,你们已经掌握了种植水稻的方法!”
祝云卿其实并没有抱多大希望,他知道这个稻米来自江南,是孙权的进贡之物。
江南的稻米和后来的东北大米,在品种上有着很大的不同。
但是,在扶余国期间,祝云卿有了意外的惊喜:他找到了抓住韩濊的办法!
原来,这高句丽遭遇了雪灾,韩濊带着高句丽的一批难民,目前就在扶余国边境避难!
因为高句丽的王室本来就是扶余人,因此念及同族之情,扶余国并没有派人驱逐这些高句丽人!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很快,祝云卿便在扶余国的协助下,非常顺利地捉到了韩濊。
就这?!
抓这么几个流民,还需要向朝廷借三万精兵?!
这公孙康看来野心不小啊!
当祝云卿把韩濊提溜着扔到公孙康面前时,公孙康彻底懵逼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祝云卿会这么快就抓住了韩濊!
“公孙太守,现在还需要借兵吗?”
“这……既然罪魁已捉到,自然不需要了……”
祝云卿看得出公孙康的失望。
在辽东总共待了两月有余。
又是一年春暖花初,辽东被冰雪封锁的道路也逐渐露出了痕迹。
是该回去的时候了!
祝云卿看辽东的事情俱已办理完毕,于是便准备启程。
就在他一切准备妥当,准备出发的前一夜,校事府的密探给他带来了一个绝密的消息!
孙权的使者,已经在半个月前绕海路到达了辽东,公孙康已数次秘会使者!
好家伙!
大冬天的,冒死从海上过来,这是要搞什么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