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南飞与朱标二人在院内促膝长谈良久。
临别之际,燕南飞特意到书房之中取出了早已提前写好的《大明积弊条陈》。
“殿下,这是臣根据权贵圈地走私调研结果,写下的《大明积弊条陈》8条,一式两份。”
“一份敬献给您,另一份还请您转交给陛下。”
“爱卿费心了,本宫回去一定转交给皇上,我也会认真拜读的。”
…………………………
朱标回宫后,亲自将信封送到了奉天殿。
“儿臣参见父皇~”
“标儿来了,燕南飞怎么样?情绪还稳定吧?”
朱元璋关切的问道。
“托父皇鸿福,燕大人一切正常。”
“燕大人还托儿臣给父皇带回了一封信。”
“信?拿来我看啊。”
朱元璋展信定睛,边看边自言自语。
《大明积弊条陈》
臣本浮萍小吏,苟且侍奉于太医院。
幸得太祖不弃,屡获擢升。
得入文渊阁,行走上书房。
为报圣上恩宠,臣夙夜在公。
以求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
殚精竭虑,苦心孤诣。
上思医国之策,下谋救民之法。
蒙圣上于殿前垂问国税浅薄之所在。
臣对之以权贵圈地经商矣。
现经锦衣躬身寰宇调研。
方知权贵弄权之久、害民之深、侵吞国帑之巨。
臣瞠目结舌,肝胆俱裂。
由此观之,我大明积弊有八。
其一曰,地主超编……
其二曰,良田被圈……
其三曰,佃户猛增……
其四曰,失地风险……
其五曰,百姓受辱……
其六曰,走私猖獗……
其七曰,税收锐减……
其八曰,军纪涣散……
以上弊病,臣跪书血谏,万望陛下伏耳倾听,不枉臣舍出性命仗马而鸣。
文渊阁大学士,太医院院判,兼上内阁行走诤臣——燕南飞。
洪武二十六年十月初一。
短短不过千余字的奏折,朱元璋怔怔的看了半个时辰。
“好文章!好建议!好!好!好!”
朱元璋先惊后喜。
惊的是自己执政20多年,本以为天下一片太平。
文治武功,百姓安宁。
财粮民地皆远超前元。
但没想到,平静的湖面之下是如此不堪的波澜。
盛世背后,百姓头上确这么多座大山。
他们还说自己是明君,从燕南飞指出的这些问题看,自己妥妥的昏君历史的罪人。
喜的是有燕南飞这般的臣子,不与奸臣沆瀣一气,同流合污,敢于冒死直言。
他们是我朱元璋意志的坚定支持者。
他们是我朱元璋决策的坚定贯彻者。
他们是我朱元璋治国的可靠依靠者。
俗话说家有诤子不亡其家,国有诤臣不亡其国。
哪怕是咱老朱龙御归天,有了这些忠臣能士的协助,标儿也能将朕打下的江山治理好,一代一代传下去。
燕南飞等人就是我大明的希望呀!
“雁南飞,这几句话说的好!”
“上思医国之道,下求救民之法。”
“这是柱国之臣该有的觉悟。”
“这八条条陈,条条直戳我大明问题要害,标儿,燕南飞指出的不是天灾全是人祸呀!”
“是啊,父皇,儿臣通读之后也顿觉毛骨悚然,问题之多,积弊之深,超乎想象……”
“朕也是,朕是放牛娃出身,此前总想着这些老兄弟们跟着朕抛头颅洒热血,打下了江山不容易,给他们分地分田分农户,帮他们建房置车娶媳妇,让他们在文武岗位上身居要职,结果呢,他们是怎么回报朕的!”
“还有朕的儿子们!还有这大明各级文武们!上不思忠君报国,下不虑旧民于水火。”
“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老百姓才处于水深火热呀。”
速秘召燕南飞明日入宫,朕要与他逐条解剖这八项条陈!
“儿臣这就去办……”
朱标前脚刚刚出了奉天殿。
婉宁公主就火急火燎的来找朱元璋。
由于步履太急,被殿前门槛绊了一个趔趄。
婉宁被吓了的一惊,原地大哭了起来。
朱元璋看到这一幕,干嘛,起身走下台阶儿去安抚自己的闺女。
“哎呀朕的大宝贝儿,别哭别哭!”
“朕这就命人把这个门槛刨掉……”
说着叫来了安驼,把差事交给了他。
“大宝贝儿怎么想起来到前殿来看为父啦……”
“父皇,女儿这不是想你了。”
“说吧什么事儿,你打小就不会说谎,一说谎两个眼珠子咕噜咕噜的转!”
“哎呀,没有啦父皇……”
“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女儿听说,太医院燕南飞大人夜游风月场所有是失官体被抓了?有这事儿吗?”
“咳咳咳!我说呢,原来不是来看朕的,是来朕这打听人呢?”
听到朱元璋打趣自己,婉宁小脸一下就红了。
“哎呀父皇!”
“女儿只是好奇啦,就是觉得燕大人不是这样的人,他怎么……怎么还逛这种地方……”
“你是害怕他真逛这种地方吧?哈哈哈,男人嘛,他又没成家立业,血气方刚的寡汉条子一个,但他是朝廷命官这就违了法令,朕已下令将他斩首了!”
朱元璋看出了女儿的小心思,故意不说实话,开着婉宁的玩笑。
“啊!晚宁呆若木鸡……本来以为是谣言,残存的一点希望也破灭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傻丫头,朕骗你呢!”
“燕南飞是正人君子,为朕办事儿,得罪了同朝为官的人,是被人陷害的,朕已经在文武百官面前为他正了名,放心吧!”
“哼!父皇!您就会拿女儿寻开心,我不理你了……”
婉宁破涕为笑。
....................
新书首发,跪求各位看官收藏!跪求给小弟一些鲜花、打赏、评价票支持!小弟愿意每日十更,在此拜谢各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