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都是他老朱的好孩儿!
这顿饭不知不觉在温馨的氛围中持续了下去。
朱标能看出朱元璋少有的放松。
而这一切,很显然不是因为自己,而是因为朱橚。
心中不禁对他这个五弟的佩服又多了几分。
扪心自问,如果让他做到像朱橚这样。
宠辱不惊。
在天子之威之下依旧从容镇定。
换了他,是万万难以做到的。
历史上的朱标是一位极其优秀的皇位继承人。
也是朱元璋最疼爱的儿子。
民间有个段子,说朱标若是举大旗造反,朱元璋必定欣慰地敞开城门。
让武将解兵,文臣自缚,为他准备好龙袍,亲自给他扶上龙椅。
然后自己逍遥地去当个种地老农。
虽说有点夸张。
倒也没有太言过其实。
朱元璋与朱标的信任关系是历朝历代绝无仅有的。
两人之间,对于那把龙椅没有丝毫的猜忌。
更主要的还是朱标真的是一个完美太子。
他进退有度,思虑周全。
处事相比老朱更为柔和。
朝中诸多重臣基本都是太子党。
这是老朱默许的。
也因此,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标,都不知不觉地忽略了其他皇子的大部分才能。
就连老朱也是几天前才知道。
他家老二背不出来几句书。
而老五,则目光远大,颇有自己当年之风。
一顿饭吃得朱元璋和朱标心念百转。
只有朱橚像个没事人一样,吃得很香。
后人对朱元璋多有误解。
认为他嗜杀,残暴。
但就朱橚的接触来看。
老朱的嗜杀仅仅只对那些触犯了他底线的人。
而他的残暴则大多数时候是为了维护亲情。
他对于蠢的容忍度甚至都不低。
不然怎么让黄子澄那个二百五一直活到朱允炆登基?
而对于蓝玉那些立过汗马功劳的功勋将领,却斩尽杀绝。
说白了,都是因为朱允炆那个废物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料。
老朱不得不为他清扫障碍,自己当暴君,却渴望他做明主。
朱橚一边嚼着嘴里的地瓜。
一边琢磨着,要不要等朱允炆一生出来就偷偷下点药毒死他......
朱标不知自己亲弟在打这种主意。
这顿饭他吃得无比香甜。
朱元璋端起粥碗,喝到一半,才猛然发现。
自己碗里那个东西吃起来口感十分熟悉。
“这粥不是咱从妹子里喝过的吗?咱当时还以为是她让御膳房做得小点心,煮进了粥里,妹子咋不告诉咱,这是从你这里拿的好东西?”
说到这里,脸故意一拉:
“行啊,你们娘俩竟会合起伙来蒙咱,橚儿你说,有这种好东西,怎么不早点拿给尝尝?”
一副要狠狠治他罪的模样。
朱橚不慌不忙地放下手中的食物。
反问:
“父皇也觉得此物味道不错吗?”
朱元璋不知道他葫芦里卖什么药,点头:
“自然,而且这番薯粥可比米粥顶饿得多,咱吃两碗也就饱了,米粥咱得多吃一大碗呢!”
朱标也放下筷子。
他不但吃饱了,甚至现在还有点撑。
可是他也并没有吃多少东西,不过是半块烤番薯,和一碗番薯粥而已。
朱标心中已经隐隐出现一个想法。
他看了一眼朱橚,心中有些震撼。
因为,那个想法着实有点吓到他了。
他用疑问的目光,同时等着朱标解惑。
朱橚笑了:
“看来父皇和大哥已经知道番薯的好处了。”
“番薯这种东西,正常成人一顿吃一到两个便可饱了,孩童只需半个。”
“百姓之家,若一天里有一顿是番薯,便可节省掉将近一半的米麦粮食!”
哗啦。
朱元璋手上一松,筷子落在地上。
“你,你再说一遍?”
朱橚站起,昂首道:
“孩儿说,若将番薯推广全国,几年之内,起码让天下百姓再不受老天之气,顿顿吃上饱饭!”
朱元璋和朱标再也顾不上其他。
手中还捧着的饭碗顿时有了千钧重。
这不是别的,这是六千万百姓的活民生计啊!
历朝历代有哪个皇帝敢拍着胸脯说,我的子民绝不会饿死,哪怕是荒年、灾年?
可朱橚的身上,就是有这种自信!
好久,朱元璋才终于找回自己的理智。
他霍然起身,拉着朱橚的袖子就走到田间。
颤抖着声音问:
“你给咱指指,哪个是已经长好的番薯?”
朱橚将他引到最外侧。
正是宝儿刨出了他五株苗的地方。
朱橚指了指面前的两行:
“这些叶子饱满的,便是已经成熟的,后面两排过一旬也会成熟,再后面的两排,还需要月余。”
朱元璋听闻。
不顾身份地直接跪到泥土上。
按照朱橚所指,找到一棵完好的番薯苗。
用双手小心地扒开番薯苗下面的泥土。
不敢用任何农具,生怕损伤了一丝一毫。
他的心在胸膛里面打鼓一般砰砰跳动。
想现在这样紧张的时刻,他已经好久没有体验到了。
宝儿刚才拎的那一袋番薯有多重他不是没看见。
可他不敢相信。
他一定要亲手挖出来,亲眼看到,方能安下心来。
确定这神物真的是长在这里,是仅仅五株苗下面长出来的!
朱橚十分了解他这个老爹。
也不说什么。
就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
朱标撸起袖子想要帮老朱开挖。
被朱元璋一把推到一边去,也只能苦笑。
看来,朱元璋是真的很重视这个宝贝。
老朱的确是干农活的好手。
朱橚只是稍加描述,他便猜到番薯在地下的走势。
很快,一个又一个硕大而饱满的番薯被他顺着茎叶扒了出来。
这一株上面竟然足足长了七个!
每个掂量起来都有一斤多重,最大的那个甚至能有两斤!
原来,天下竟真有这等神物!
朱元璋捧着手中的东西,双手剧烈地颤抖。
一如他年少时捧着的那十八粒宝贵的麦种。
他双目通红,眼泪刷地就流了下来。
九五之尊,此刻哭得就像一个无助的孩子。
刘福和宝儿早已避了出去。
剩下的朱标和朱橚兄弟二人,谁也没说话。
他们太能理解朱元璋现在的心情了。
北元末年,统治者庸政懒政。
重用贪官狠吏。
不说别的。
一个愚蠢至极的包税制就让万万百姓无处求生!
朱元璋大声哭着,父母兄妹因饥饿惨死,一如昨天,历历在目。
他这么多年殚精竭虑,为的不就是百姓能够吃饱肚子吗?
当年,但凡能吃到一口饱饭。
睡上一个安稳觉。
或许他一辈子都是老农朱重八。
不会有如今的圣天子朱元璋!
过了许久。
朱元璋终于止住眼泪。
别看他现在威仪天下,无人敢再欺辱于他,可他心底的那些苦痛有谁知晓?
擦干眼泪,朱元璋不顾身上的泥巴。
一把将朱橚和朱标搂在怀中。
橚儿跟标儿一样,都是他的好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