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老李的谋划(1 / 1)

“陛下所言甚是!”

李善长倒是没在乎朱元璋的不要脸。

而是非常谦逊的躬身行礼。

这一礼,不是对朱元璋。

而是对欧阳伦!

因为像红薯这种高产的作物,一旦引进大明。

将给大明带来前所未有的生机!

数百万,乃至数千万的大明百姓,会因此而受益!

大明至此,将不再有饿死之人!

“陛下,臣想辞去丞相之职,推举欧阳伦为我大明左丞相!”

李善长此时面色郑重无比。

如果说他以前欣赏欧阳伦。

是因为欧阳伦的才华。

是因为欧阳伦有发现棉花妙用的慧眼。

而现在,则是敬佩欧阳伦的博学广识!

这是个有本事为大明做实事的俊杰!

李善长此时对欧阳伦,已经不再是欣赏,而是敬佩了!

“辞去丞相之职?这肯定不行!”

见到李善成被震惊的都要辞职,老朱赶紧摇头。

大明朝的丞相想要辞职,那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这里面牵扯太多!

连朱元璋都不想惹这种麻烦!

“陛下,臣是真觉得,欧阳伦比臣更适合做大明的丞相!”

然而面对朱元璋的挽留,李善强却是一脸真诚!

虽然他跟随朱元璋多年。

虽然他做到了大明朝的左丞相。

但是要论对于百姓的功绩。

李善长真觉得自己不如欧阳伦!

先是棉花,让百姓丰衣。

再是红薯,让百姓足食。

欧阳伦未入朝堂,却是为这天下百姓做了两件天大的好事!

这让李擅长,这个大明左丞相自愧不如!

所以李善长,是真的有心让贤!

想要成全欧阳伦!

也让天下百姓,记得欧阳伦为他们做的事情!

“此事绝对不行,爱卿休要再提了!”

朱元璋十分严肃的摇了摇头。

李善长自从担任大明丞相之后,并没有犯过任何过错。

哪里是说不干就能不干的!

这要是贸然将老李头换掉,恐怕朝堂都会不稳!

“唉……陛下……臣留在此地,当真汗颜啊……”

见朱元璋实在是不放自己走。

李善长也没有办法。

只能叹气摇头。

相比于欧阳伦,他觉得自己做过的事情,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爱卿也不必妄自菲薄,这一次如果能在一月之内,组建一支千人级别的船队,爱卿也是首功一件啊,也是为大明百姓做了天大的贡献!”

见李善长真就被自己女婿,震撼的想要告老还乡。

朱元璋连忙说了几句打气的话。

“这个……”

听朱元璋这么说,李善长灰暗的眸子,终于有了一丝光芒。

开始不断在脑海中思索。

其实,刚才朱元璋的担心是对的。

如果组建船队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那等到船队造好的时候,就会迎来大明朝的冬季。

冬季出海,不光各种补给要增加,路途之中也要承担极大的风险!

一个不好,就是船毁人亡!

所以,如果大明朝这支舰队,要三个月才能修建完的话。

那么整个冬季,大明都无法出海。

需要等到明年开春之后,才能扬帆起航。

如此一来,等到红薯被带回大明。

经过各种种植实验。

再到后期的普及推广。

恐怕需要两年,甚至是三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这一来一回,耽误的可都是老百姓的命啊!

而如果今年就能出海。

那就能赶在入冬之前,将红薯带回来。

到那时,户部的官员可以开垦专田,进行冬季培育!

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完全可以试验红薯的新种!

这种类似于大棚的实验田,在唐朝就已经渐渐兴起。

如今大明虽然国力还不强势,但是这方面的人才却储备了不少!

种植红薯,完全够用!

“陛下,与其打造官船,不如向整个民间征集,这样的话,不用一月,半月便可出海!”

此时,李善长的大脑飞速运转。

为了能够为这天下做实事。

老李当真是拼了命!

他不断的计算着各项数据。

发现以如今大明朝的实力,一月之期,绝对无法做到!

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向民间征集大量船只!

然后经过统一改造,组成一支庞大的大明舰队!

“向民间征集,可行吗?”

听到李善长要向民间征集船只。

朱元璋就皱起了眉头。

说实话,老朱是不乐意这么做的。

为什么?

因为天下刚刚结束战争!

民间正是疲乏困顿之时!

这个时候大规模的在民间征收船只,会引起百姓的不满!

甚至会让百姓认为,朝廷是在横征暴敛,抢夺百姓财物!

“臣觉得可行,陛下可能有所不知,自从我大明建国以来,鼓励商户通商,不再征收各项赋税,民间的商业已经有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与周边各国的海上贸易,民间商贾更是做得如火如荼,大小船只近万艘,臣觉得只要许以重利,商户自然愿意租借,同时朝廷也可以不落口实!”

李善长将现如今的商业情况叙述了一遍。

由于这几年朱元璋的各项举措。

使得明朝的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民间的商业,开始渐渐繁荣。

尤其是海上的贸易,因为巨大的利润,更是吸引了无数商贾。

船只大大小小加在一起,已经到了一个极为可观的数目!

李善长觉得只要肯花钱。

想要为大明暂时凑出一支千人级别的船队,不是什么问题!

甚至只要钱给的足够多。

百姓还会争相参与!

“这倒是个办法……”

朱元璋也没想到,这些年民间商业的发展这么快。

竟然已经有了近万艘的船只规模!

既然这样的话,只要朝廷肯花钱。

征收一部分船只,应该不是问题。

最新小说: 大秦:开局靖难,咸阳门下清君侧 大明:最穷驸马爷,老朱哭惨了 红楼:贾府假子,撞破皇帝女儿身 明末:水友献计。打造无敌华夏 大秦:我把恶魔果实普及全国 大明:老朱,说好的不翻脸呢! 三国:曹家熊孩子,开局来认亲! 穿越大汉废太子,最多活到五年后 历史:这个男人很强啊 玄幻:我信奉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