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恭迎昌平君归国!(1 / 1)

“恭迎昌平君归国!”

“恭迎昌平君归国!”

郢寿群臣出列,以最隆重的礼仪,接待熊启。

他。

楚考烈王之子。

母亲是秦昭襄王之女。

曾任秦国相邦,平定嫪毐之乱。

在楚国将倾之时,毅然决然回到楚国,不惜与秦国决裂。

此等情谊,天地共鉴。

昭烈、景骐、景西、屈定等大臣,纷纷扶持昌平君熊启为新楚王。

唯有他,才能率领楚国,走出困顿,击败秦军。

熊启祭祀祖庙,登临大位,是为楚王启。

“先王楚王负刍战死沙场,寡人愿继承其遗志,与秦人抗争到底。”

“只要寡人一息尚存,楚魂不灭!”

“吾等要让秦人看看,楚人绝不屈服!”

“寡人在此号召全境楚人,与秦军誓死一战,保卫国都!”

楚王启颁布楚王诏令,派出信使,通报楚国各邑。

举国皆震!

蒙武率军攻城,却遭到了前所未有地抵抗。

楚军仿佛有了魂魄!

他们悍不畏死,以为国捐躯而荣。

“呔!”

“真是晦气!”

“阵斩楚王的荣耀归了公子霄,艰难困苦却成了咱们的。”

蒙武小声嘀咕抱怨。

现在郢寿城内,楚人军民一心,抵抗的决心前所未有啊。

毕竟楚王负刍都战死了,普通士兵有什么资格惜命?

“暂且攻城两天吧。”蒙武望城兴叹。

“不错,楚人这一股士气,不会坚持太久。”王翦赞同道。

现在攻城,伤亡太惨重了。

王翦不忍心派秦人送死,做不必要的牺牲。

他们鸣金收兵,返回军帐,准备讨论下一步的行动。

“公子霄斩楚王,破楚军主力,战功赫赫。”

“却也给了咱们极大地压力,王上在郢陈看着呢。”

蒙武一脸郁闷。

早知道他就代替李信,前去督战城父。

说不定这功劳,还能分他一半。

“不急。”

“老夫是主将,王上要是找麻烦,也是找老夫的麻烦,你们尽管放心。”

王翦一副悠哉悠哉,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突然脚步声响起。

“报!”

“郢陈来信。”

卫士将帛书递上,王翦打开一看。

上面记录着嬴霄、李信攻破楚军的战报。

嬴政什么都没说,但又好像什么都说了。

“王上在催促咱们呢,徒有三十万精锐,却不及公子霄的十万杂牌。”蒙武一语道破。

“杂牌?”

“不见得。”

“公子霄总是带着一股蓬勃的精神气,跟着他冲锋陷阵,是一种享受。”

“军队悍不畏死,已经迈入精锐的行列了。”

王翦非常赞赏嬴霄的作战能力,但为帅尚且不足。

毕竟战场作战,已经是危险至极了,冲锋陷阵更是九死一生。

主将若是战亡了,大军怎么办?

将国祚气运,寄托在一人身上,本就是不可取。

“诸位共勉!”

王翦简单地做了总结,他并没有因此而急攻郢寿。

反而做出了新的判断。

“老夫准备派遣一支精锐,与公子霄夹击在蕲的项燕。”

“先破项燕,瓦解楚人的士气,再破郢寿。”

王翦目光如炬,闪烁着精芒。

蒙武也是精神一震,觉得此计可行,他本想亲自领军前去,没想到被赵佗抢了先。

“上将军!”

“赵某愿往!”

蒙武蓦地闭上了眼睛,蒙恬之所以能够顺利攻下寝,赵佗的贡献颇大。

这种时候,蒙武当然不会和赵佗继续争抢。

“五万秦锐士可够?”王翦询问道,瞥了赵佗一眼。

“破项燕足够了!”赵佗抱拳道。

“记住,到了蕲要听从公子霄的安排,明白吗?”王翦补充了一句。

“为何?”赵佗抗拒道。

“他虽然只是一名万人将,但你不要忘了,他更是大秦的公子,秦王次子。”王翦锐利的眼神,直透赵佗之心。

“诺!”

赵佗果决地抱拳道,心里却颇多不满。

但为了战功,这点不满根本不算什么。

与此同时,嬴霄也休整完毕,率军从城父出发。

讨伐驻守蕲的项燕!

“众将士,随我建立不世之功!”

嬴霄神色冷峻,威严的气势,传荡三军。

“公子霄!”

“公子霄!”

数万秦锐士高呼,他们披坚执锐,目光森冷,磅礴的煞气直冲云霄。

踏踏!

踏踏!

狂暴的脚步,为这片天地增添了永恒的旋律。

最新小说: 朱元璋:朕刚登基,你说大明亡了 女帝:让你守城池,转手就卖国? 大帝传奇 汉武帝下诏求贤,我成了大汉帝师 我竟然回到了大明? 瞎眼五年,大明工业革命都结束了 一人镇守孤城,大唐江山永在! 知乎变异,皇帝们邀请我回答 唐末:以幻想封神 当朝巨奸,开局打皇鞭伺候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