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天后!
北方灾区之一,黄河以北的三辅地区,李家庄!
“他爹,他爷!快来看啊!朝廷发下来的种子好像已经长出来了诶!”
作为番薯种子的最前面的一批试验村庄,天刚没亮多久,高高的田垄之上,起早农作的妇人兴奋的叫了起来。
而在她身后,一老一壮两个男子听到呼喊也是赶忙从土坡下方跑了上来。
“真的吗?让我看看!”
半信半疑之际,壮年男子也是顾不上没活动开的身子,直接是扛起手里的锄头,一锄头朝着已经长出红叶的田地下方挖去。
才刨出一米见深的泥土,几个火红的“大胖小子”正静悄悄的躺在土里,俨然就是刚刚长熟的番薯!
“是真的!苍天有眼啊!这下子我们家一定能挨过冬天了!”
“娘,娘!快去把喜儿叫回来,咱不卖女儿了,不卖了!”
男人喜悦的呼喊在天地之间回荡了起来,与此同时,类似的场景同样也是不停的在北方各省上演了起来。
从朱慡那里拿下来的番薯,并没有因为北方严寒的天气影响到产量和生长,相反,却是给无数的灾民们带来了希望!
……
北方七省的奏报如同雪花一般的朝着应天府投来。
看着桌子上一封封报喜的奏疏,即便是朱元璋,此刻也是乐的合不拢嘴起来。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番薯在北方各省的种植极为的顺利,看来即使之前的粮食有所损失,北方各省的百姓们也是不用再受饥寒了!”
“皇上洪福齐天啊!没想到秦王殿下居然是无疑中得到这番薯,实在是在千钧一发的时刻拯救了我整个大明的北方啊!”
“没错没错,自古以来,但凡突发气候变化,必定会导致生民饥荒,陛下端坐应天之际,便使得数千万百姓免受饥寒,实在是千古独步的圣人啊!”
包括李善长在内,此刻整个中书省的官员也是同朱元璋一样开心不已。
番薯一物的种植,使得整个北方的大饥荒得到了顺利的控制,不仅是没有发生动乱,还为整个大明朝廷赢得了巨大的名声。
因而,中书省不仅是不会受到办事不力的处罚,甚至还有可能得到朱元璋的嘉奖。
“启禀皇上,秦王殿下献出番薯,实在是化解了我大明的一桩隐形危机,臣上奏,希望陛下能够对秦王殿下嘉奖一番!”
中书省群臣当中,首位的李善长又是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手拿笏板,朝着上方的朱元璋请求说到。
“没错,秦王殿下这次即便不是首功,却也是有着献宝之功,老臣也是觉得对于秦王殿下,必须有一番封赏,不然却是不足以振奋人心啊!”
武将当中,威望最深的徐达也是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一番言语,同李善长一样,也是希望朱元璋能够对朱慡有所赏赐。
“善长,天德,你俩啊!”
眼见自己的朝堂之上,文武两方的老大哥都力求封赏自己的二儿子,朱元璋脸上的笑意也是更甚了起来。
要是换了平常,若是朝堂当中有大臣敢如此保举除了朱标之外的皇子,朱元璋肯定会警惕心大起。
但是这次却是不一样,番薯解决了整个北方即将到来的大饥荒,稳住了大明江山,朱元璋早就已经是对自己的这个二儿子欣慰不已,自然是不会将心思放在这上面。
“好了,这次北方的灾情能够得到顺利的控制,咱家老二虽然有一部分的功劳,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各级官员办事得力。”
“大家都要封赏!至于咱家老二,等明天大朝会也让他上殿来吧!”
朱元璋一挥手,当即是做出了决定!
……
“唉!老朱他到底是干啥啊,这好端端的怎么又是召我入朝了呢?”
因为昨天朱元璋在御书房的一句话,今个一大早,朦朦胧胧才四五点的光景,朱慡便是被王府管家富贵叫了起来,开始准备穿戴朝服。
“这可是陛下特意召王爷入朝的,想必一定是要封赏王爷!”
一边和侍女们帮着朱慡穿着衣服,富贵一边说着,脸上也是露出了与有荣焉的笑容。
很快,极为复杂的亲王朝服穿戴完毕,朱慡这便是在一众王府侍卫的簇拥之下,登上了马车,朝着宫城驶去!
明代的大朝会一般不常开,但只要一开,便是要召集所有在京城以上的七品官员。
因而,虽然朱慡到达奉天殿前的广场之时,估摸着不过也才早上六点多的样子,不过,此刻的奉天殿前,却早已是乌乌鸦鸦的站满了人。
“快看,是秦王!“
人群之中,自然也是有着眼尖的官员,看到珊珊来迟的朱慡,一群人便是拥了上来。
“秦王殿下!”
“问秦王殿下安!”
“秦王殿下此番献宝,确是拯救了我大明数千万的臣民啊,就冲这,当受下官一拜!”
“秦王……”
看着嘈杂想自己拥挤而来的官员们,朱慡的眼中也是不由得流露出一丝意料之外的神情。
要知道,在朱慡刚到大明,第一次上朝的时候,无论大小官员,这些人看到自己的表情可都不是那么的友善啊!
被人群簇拥在中心之中,朱慡第一次完完全全的体验到了什么叫做“前倨而后恭”!
面上露出一个礼貌而不是尴尬的笑容,朱慡倒也没有冷眼示人,反而是友好的和众人打起招呼来。
而就在这这个时候,三声钟声自奉天殿后的阁楼响起,内侍太监宣唱早朝之后,众位官员这才是逐渐散开而去。
“可算是走了!”
朱慡苦笑不得,随后又是走上前去,走到了皇室众人的位置上。
走到这边,朱慡也是一下子看到了大哥朱标,三弟朱棡,四弟朱棣等几个兄弟,自然也是少不了一番寒暄。
随后,又是在三声鞭响之后,等候在殿外的诸位文武官员,皇室勋贵们这才是从地上站起,陆续的走进偌大的奉天殿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