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么的,你个老六!你是每天都去逛窑子了吗,欠这么多钱!”
朱慡差点没一口老血喷了出来。
他压根就没想到,短短的几年时间,前身居然是往织造局借了接近三十万两白银。
这是个什么概念。
要知道,虽然明朝优待宗室,不过按照朱慡的亲王规格,一年的俸禄也不过“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而已。
再加上其他布匹,生丝等等,折合下来也不过四五万两银子而已。
自己的前身说借就借,一下子就借了将近自己六年的俸禄。
更可气的是,借就借吧,可真正的朱慡早就魂飞魄散了,自己还得帮人家还债。
这下子,整个大明最大冤种属实就是自己了!
“秦王殿下,你没事吧?!”
看到朱慡突然一副子呼吸困难的样子,座下的陆高宁也是急忙的站了起来,有些担心的开口询问。
“呼——”
“没事,没事!”
努力的深呼吸几口气之后,朱慡这才是稳住了自己的身形,僵硬的对着陆高宁露出了一个尴尬而不是礼貌的笑容。
“哦哦,王爷没事就好!”
听到朱慡回答,不知道是担心钱还是担心人的陆高宁这才是重新坐了下来。
“高宁啊,你放心,这借钱就得还,天经地义的事情!”
“富贵,咱们王府现在还有多少钱啊!”
在内心重重的叹了口气之后,朱慡也只好是问向了一旁的富贵。
一听到朱慡问钱的事情,管家富贵的表情瞬间便秘了起来,再挣扎了一阵之后,富贵这才是伏下了身子,在朱慡的耳边小声说了起来。
“王爷,是这样的,宫里的俸禄还没出,咱们王府现在的现银就只有一千多两了,刚好就够这个月王府的开支!”
富贵的话犹如一句重锤砸在了朱慡的胸口,压得朱慡半天说不上话来。
好家伙,原来别人不来催债,自己这边就只过得下去这个月了?这才八月份,离年俸下来还有整整四个月的事情。
感情自己就过这个月了?
朱慡顿时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头大了,很想把富贵按在地上暴打一顿,质问他是怎么给自己看的这个家。
但是碍于陆高宁还坐在下面,朱慡也并没有行动,反而是用力的掐了掐自己的大腿,努力让自己整个人冷静下来。
“呼~”
“高宁啊,实不相瞒,现在的话,我府里面也没有多少余钱了,你看是不是能够多给我点时间呢?”
朱慡内心欲哭无泪,没想到自己当了王爷还要被商人薅羊毛,真的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这,其实现在我陆家也是艰难度日啊,到年底还要完成朝廷的任务,实在是入不敷出,要是别人肯定不行。”
“这样吧,最迟也就只能替王爷拖延到年底了,不然年底织造局那边查账,我们陆家也是很难交代的啊!”
“好好,那就多谢高宁兄了!”
朱慡拉着陆高宁又是一番客套,不过陆高宁却是没有在秦王府继续逗留,闲话一会之后,陆高宁告辞,而朱慡也终于是能够好好地查看自己目前的财务情况。
“咋就能欠那么多钱呢?”
看着几个王府账房递上的资产情况,朱慡人都麻了,瘫坐了桌子上。
账上只剩下一千五百多两白银,其余的米,布基本也就是刚够使用的,就算是今年亲王的年俸提前发放,朱慡也是难以补上这三十万两的窟窿。
“难道,只能把地卖了?”
看着自己名下的几处皇庄,朱慡的眉头皱了起来。
目前看来,自己想要在短时间内筹够这三十万两的白银,唯一的办法就只有卖地!
自古以来,土地就是最为宝贵的财富,而此刻的朱慡虽然流动资金紧缺,但是名下的不动产还是很多的。
别的不说,就说受封秦王和历年朱元璋给的赐地,加起来就有个几万亩的土地。
虽然这些土地并不是在应天这种寸金寸土的地方,但是即便是北方的土地,几万亩全部出售,怎么着也能够让朱慡筹够这三十万两的白银。
可是之后呢?
首先这些皇庄是朱元璋赐下的,一旦朱慡公开售卖,估计自己便宜老爹这关就过不了。
其次,就算朱元璋给卖,卖完之后朱慡可就真成了空头王爷,连地都没了,难不成靠那点朝廷俸禄过剩下的大半辈子?
因而,卖地的这个想法刚一想出来就被朱慡给扼杀在了摇篮当中。
“地主阶级把地卖了还能算吗?”
把自己的皇庄地契重新放到了最下面,朱慡只得是思索其他的办法。
“卖地不行,进宫要钱怕不是要被老朱当成大义灭亲的典范。”
“眼下还有什么办法能够筹钱呢?”
朱慡咬着笔杆子,苦苦的思索着,这个时候,厨房里的下人也是端着一碗米粉走了进来。
“启禀王爷,东宫的厨子按照您的配方做好了米粉,说是请你尝尝看味道对不对!”
听到这,朱慡也是只好先把毛笔放下,让下人把螺蛳粉端了过来。
昨天自己答应了大哥朱标之后,晚上的时候朱标就把厨子送到了秦王府,指明是让朱慡好好地调教调教。
只不过令朱慡没想到的是,宫里的大厨也不是浪得虚名,朱慡才把教了第一遍,人家就学了差不多。
看了一眼面前的丐版螺蛳粉,朱慡捞起筷子正准备尝尝,突然,脑海当中一道电光闪过,朱慡猛的想起了什么!
“对啊!我为什么不开家螺蛳粉店呢!”
“要论什么能够最快的筹到钱,那当然是做生意啊!”
朱慡瞬间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眼里一道精光闪过。
要知道,像朱元璋马皇后这种整天享用山珍海味的人都对螺蛳粉爱不释手,何况寻常的市井老百姓呢?
这要是把螺蛳粉卖到民间,自己还用担心银子的事情吗?
说到想到,朱慡也是不含糊,叫人把吃的都撤下去,自己则是在书房里起草起了自己在大明的第一份商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