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珍觉得自己能够光宗耀祖。
庆瑜却觉得,只要让贾珍再折腾一下。
就可以抄家了。
宁国府从上到下,很难找出干干净净的。
除了惜春妹妹。
惜春也是在荣国府长大,和宁国府没太多的亲情。
贾珍眼珠子滴溜溜地转悠,仔仔细细地衡量。
身为勋贵,他也有自己的一套思维方式。
庆瑜画的大饼,荣国府有足够的实力吞下吗?
难说。
玄武宫最终要不要修建,还没有拍板呢。
可要是真拍板了,也轮不到宁国府了。
朝廷有多少大臣,盯着这一份肥差呢。
先下手为强,很重要。
“瑜哥儿,你打算怎么做?”
贾珍目光一沉,很显然动了心思。
“我替宁国府张罗此事,当做对珍大哥的赔礼。”
“只不过……光是嘴巴说说,哪有人听我的?”
“这上下打点的银钱,只能宁国府出。”
庆瑜搓了搓手指,与贾珍相视而笑。
“没谱的事儿,你打算要多少啊?”
贾珍这一句话,已经在压价了。
庆瑜心理有了底,倒也不客气:
“一万两。”
“五千两我拿着,剩下的五千两麻烦戴相。”
“事儿不成,我的五千两加倍奉还,还珍大哥一万两。”
“如何?”
贾珍一思量。
这不是稳赚不赔的生意吗?
可他上下打量了庆瑜一番,有些不客气地道:
“瑜哥儿。”
“能还得起?”
“最后,不会求到荣国府那去吧?”
庆瑜拉扯了冯紫英一下,正色道:
“紫英兄弟作保!”
雾草!
冯紫英可算是明白了。
这样的外差,怎么会轮到他?
原来陷阱搁这儿等着他呢!
“一万两,可不是小钱呢。”
贾珍故作沉吟,目光望向冯紫英。
“庆统领前途无量。”
“怎么可能昧着珍大爷的银钱?”
“都是自家人,我愿意作证。”
冯紫英挺身而出。
一句“作证”,倒也算圆滑。
贾珍算是听出来了,又看向庆瑜。
没想到庆瑜一瞬爆发了。
“珍大哥。”
“您给句准的。”
“这事你干不干,不干我找其他人去。”
“也就一万两,不知道的还以为宁国府拿不出来呢。”
庆瑜这一激,贾珍倒也来了劲。
“立字据!”
“别说一万两,三五万我也能拿得出来。”
庆瑜轻蔑地一笑。
“这种事,能立字据?”
“宁国府的脑袋,都不够砍的吧?”
贾珍咧开嘴,露出满口烂牙。
“借据总行了吧?”
“也不委屈瑜哥儿,事要成了。”
“我再多付一千两。”
庆瑜鄙夷地望着他。
“一千两,咱俩的交情,就值一千两?”
贾珍一怔。
总感觉有些别扭。
“你要多少?”
贾珍拉长了声音。
“五千两。”庆瑜也不客气。
“好!”
“那就请紫英兄弟作个见证!”
贾珍一口答应下来。
倘若真的承建这项工程,宁国府随便捞个十万八万两银子。
就跟玩儿一样!
说不定到时候,还得给庆瑜分红。
一想到这里,贾珍的心就有些疼。
一个铜板都没挣呢。
一万两先出去喽。
也就宁国府家大业大,能够撑得起牌面。
贾珍支了庆瑜一万两,庆瑜将字据立妥,冯紫英也署名。
一手交钱,一手交字据。
双方都很满意。
“珍大哥。”
“合作愉快!”
庆瑜不逗留,贾珍也不挽留。
倒是冯紫英有些纳闷,追问道:
“请统领,这事儿没准呢。”
“您怎么能答应?”
一万两虽然多。
冯紫英却还没放在眼里。
只是有了字据,以后闹腾起来。
影响前途!
没字据的话,贾珍这样的老狐狸,又怎么可能上当。
“放心。”
“玄武宫修不成,不还有其他差事吗?”
庆瑜坦坦荡荡,倒是让冯紫英刮目相看。
殊不知,这是庆瑜下的圈套罢了。
以贾珍的秉性。
是干事儿的主?
他做的多了,脑袋也掉得快了。
到时候查抄宁国府,又是一笔丰厚的进账。
不能便宜了别人。
庆瑜心中拎得清。
他与冯紫英告别后,转身入了荣国府,向贾政讨要那五千两的字据。
贾政一愣。
这么快就挣到五千两了?
该不会。
是做了什么抄家灭族的事吧?
贾政神色一肃,喝道:
“这钱哪来的?”
“珍大哥体恤我宫里当差不容易,送的。”
庆瑜的话音刚落,端坐的王熙凤喷出一口香茗。
不小心失了礼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