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内,各人婉转呻吟之声不绝于耳,其间夹杂着些许对话。
“今日自作主张暴露身份。
“黑冰台会怎么处置你们?”
“……”
“你们不说我也知道,舌头保不住了吧?”
四女沉默。
嬴成蟜说的没有错。
秦楼是秦朝权贵人士经常往来之处。
黑冰台把她们安插在秦楼。
是要她们监听这些达官显贵们,有没有异常言论。
她们的任务并不是保护嬴成蟜。
今日擅自暴露身份,按照黑冰台的规矩。
四女要受割舌之刑。
“哈哈,我吓唬你们的。
“继续动,继续叫,不要停!”
四女内心震颤,这话的意思……
君爷难道能影响黑冰台决策?
秋姬媚眼如丝。
眉眼间存了一丝希冀,吐气如兰。
“君爷真坏~
“君爷是找了顿大夫还是姚上卿?
“是不是免除了姐妹们的刑罚?”
黑冰台虽直接受嬴政管辖,但嬴政日理万机。
平日里,是御史大夫顿弱,上卿姚贾这两人,代嬴政掌管黑冰台。
“没有,我跟那两人又不熟。”
还没等四女露出失望表情。
嬴成蟜紧接着说道:
“我找我哥把你们四个要过来了。”
君爷的哥,那不就是,陛下!
黑冰台的最高掌管者!秦国的掌控人!
四女脸上露出强烈喜色。
不用被割舌头,还被嬴成蟜要了过去,两件事都是大喜事!
她们虽然是黑冰台的人,但平日里干的却是女乐的事。
今日自作主张站出来,主要是为了保护嬴成蟜安全。
但这其中,也掺杂着四女一丝丝决绝的情感。
就算要受割舌之刑,她们也不愿再为女乐。
她们已做好最坏准备。
却没想到,结果竟是她们不敢想象的美好。
她们拼着受割舌之刑保护的嬴成蟜。
为了她们这四个女乐,竟然去面圣,问皇帝要人。
这种事,普天之下,也就只有嬴成蟜能做的出来。
“君爷~”
小女孩似的冬姬,声音甜的发腻。
“奴家想吃长安君府的点心~”
窗外的风吹进房间内,吹不散那满室的荷尔蒙气息。
鬓角被香汗打湿,脸上有明显潮红的春姬从床上抓了一件衣服。
她也没看是哪个姐妹的,随意缠在胸前,喘着粗气去关窗。
“怎的忘关了窗子,君爷小心马上风~”
赤着玉足,露着两条笔直修长美腿的春姬,匆匆关上外窗。
她没注意到。
秦楼外,有两个廷尉府府兵,一直注视着这扇窗户。
其中一个正是李斯。
其双眼中迸射的仇恨,杀意,倾尽四海之水,也无法洗去!
“属下亲眼见到长安君进入,宿于秦楼。”
廷尉府兵向李斯报告。
他受李斯吩咐监视秦楼出入,还真叫他发现了去而复返的嬴成蟜。
秦楼一楼,还有残留血腥气息,那是李斯之子李由的鲜血。
秦楼二楼,杀害李由的嬴成蟜,正在和四个花魁翻云覆雨。
“嬴!成!蟜!我!定!要!你!死!”
这句话仿佛是阴曹地府的恶鬼发出,怨恨阴冷到极点。
夏夜,旁边的廷尉府兵却由内而外,打了一个寒噤,通体发凉。
“你不错,想要什么赏赐。”
得到李斯夸赞,廷尉府兵身上的寒意却更重了。
他慌忙低头抱拳。
“属下什么也不……要……”
他的话再也说不完了。
在他低头的一刹那,李斯手持秦剑,划破他的喉咙!
鲜血喷涌,廷尉府兵睁着痛苦的双眼,满是不可置信。
他捂着自己咽喉,嘴巴向外涌出鲜血,发出荷荷的声音。
他后退两步,想要逃离李斯。
却再也没有力气,颓然倒地。
“赏你去陪我儿李由。”
最后看了眼嬴成蟜所在的房间。
李斯扭头。
继续夜行。
今夜,他很忙,忙着让嬴成蟜去死。
三日后——
左丞相隗状,博士淳于越,博士伏生。
廷尉李斯,上卿姚贾,廷尉正商言。
博士周青臣,博士叔孙通,博士唐秉。
上卿甘罗,博士崔广,博士周术……
共计七十二位朝臣,共同上书嬴政,请开廷议!
七十二位朝臣,博士几乎都在列!没有一个易与之辈!
丞相隗状,廷尉李斯,上卿姚贾等人,自不用多提。
儒家淳于越,原为太子嬴扶苏之师,隐然儒家领袖。
儒家伏生,历史上,汉文帝求其不来,乃命晁错亲往。
甘家甘罗,十二岁拜上卿!其大父甘茂,亦为秦时丞相。
道家唐秉,道家吴实,道家周术,道家崔广。
四人在历史上被称作商山四皓!刘邦求而不得!
刘邦曾想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取代原太子刘盈。
商山四皓甫一露面,仅是坐于刘盈身后,刘邦视之。
眼见刘盈有商山四皓辅佐,立刻打消改立太子之念。
……
章台宫。
嬴政批阅奏章。
七十二卷竹简,就堆在他身边,像一座小山。
“陛下。”
房门开,未经赵高禀报,一道丽影入内。
嬴政诧异看去,未语先笑。
他不诧异赵高为何没有禀报。
眼前女子,咸阳宫内都可随意出入。
“朕的皇后,今日怎的到了章台宫?”
他只是诧异。
皇后阿房知道他在章台宫是忙于政事,几乎从不来此。
阿房轻轻施礼,走到嬴政身边。
替嬴政松动肩膀,就像当初她为嬴政侍女时一样。
嬴政放下手中毛笔竹简,身子半靠在阿房身上,闭目享受片刻安宁。
“房儿,你的心跳的很快。”
阿房没有掩饰,她清丽的脸上有一丝忧愁。
“妾身听闻,陛下今日收了几十个竹简,要求开廷议。”
嬴政没有睁眼,伸手一推身边竹简小山,小山崩塌。
哗啦啦~!
七十二个竹简散落一地,掉在地上像是一堆垃圾。
“现在,一卷也没有了。”
阿房的脸上,愁容不减反增。
她以为几十卷只是二三十卷。
可地上那堆竹简,比她想象中要多的多。
廷议,是秦国的传统。
每遇朝会上难以决策的重大事件。
秦国君主便有可能召开廷议。
如果朝堂上所有人都参与廷议。
那只是换了一个场合开朝会,没有意义。
廷议的参与者,较朝会更精简。
简单来讲,便是剔除不专业人士。
例如,廷议内容为如何攻打赵国。
那文臣之首的丞相,负责祭祀和礼仪的奉常。
主管皇室和外戚事务的宗正等人,就不需要再参加。
他们并不擅长廷议内容。
发表的意见道理不多,却会干扰君主决策。
但廷议中也有不变的参与者,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博士。
博士这个群体前文说过,看似是个闲职,但一直享有廷议之权。
虽说廷议之事,博士有权提出召开。
但实际上,秦国从未有此先例!
秦国所有的廷议,都是由秦国君主要求召开的。
事出反常必有妖,几乎所有博士同时要求召开廷议。
阿房不知是何原因,担心不下,这才来到章台宫。
“陛下,可是前些日朝会,遗留重大问题?”
“无。”
阿房蹙眉。
“朝会既无未完之议,何以开廷议?”
廷议为二次议会,是朝会未完之议。
朝会上既然没有未完之议,那哪里来的廷议?
嬴政对阿房毫不避讳,随手拿起地上一卷竹简,递于阿房。
阿房也没推辞,直接打开,嬴政从没说过类似后宫不得干政之语。
只见竹简上面写道:
我大秦一统江山,已有一载。
然各地政策不一,咸阳与郢不同。
督亢与临淄不似,新郑与邯郸不类。
且,楚地多有改姓为楚,以示不忘楚国。
齐地乡绅教稚童,称陛下乃暴君,不施仁义。
秦国空有一国之名,内乱频仍,无一国之实。
臣周青臣,请开廷议!议我大秦何以永世长存!
最底下,是太子嬴扶苏的批注:
类此文者,儿臣已阅数十。
大秦廷议,皆为历代君主召开。
况此事朝会未见,怎可越入廷议?
依儿臣之见,不准!
“怎么样?什么想法?”
嬴政拉着阿房的手,让阿房跪坐在自己面前。
“臣妾以为,扶苏说的对,一律驳回便是。”
阿房大胆说道。
“大秦永世长存,他们还真敢说!
“这议题大而空伐,妾身都能言个半日!
“儒家大同,道家无为,法家奉法。
“各家有各家之说,不过都是一家之言。
“此事争论千年也不得果,不必理之!”
嬴政刮了一下阿房鼻子。
“哈哈哈,原来朕的阿房也有生气的一天。”
“臣妾不是生气,臣妾是担忧。
“这些博士突然一起上书,定有所图。
“陛下不可让他们得逞!”
嬴政摇摇头,指着地上散落的所有竹简。
“这些竹简看似是七十二人,实则为一人。”
阿房惊疑道:
“一人?陛下是说这幕后有人主使?
“谁有如此能量!”
刚才阿房目光似乎瞥到了那堆竹简上,有隗状和姚贾的名字。
那是大秦左丞相与大秦上卿!
除了陛下,谁还能影响这么多朝中重臣?
“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