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刘伯温上榜(1 / 1)

“嘶!这八卦阵盘简直是灭国神器,仙神伟力啊!”

“是啊是啊,这谁掌控了这等神力,岂不是能一人成军。”

“这么说起来,汉末三国时空中,诸葛武侯有了这八卦阵盘,岂不是真能助刘备三兴汉室。”

“嘶……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啊!”

……

“可恶,不是说这次排名不分先后吗?凭什么诸葛亮除了奖励灵品增寿丹,还有八卦阵盘这等仙神之宝。”大明时空,明成祖时代,永乐大帝朱棣不爽的说道。

……

“哈哈哈……军师,有了你的八卦阵盘,那什么曹操,孙权之流,那还会是我们的对手。”

“大哥一定可以兴复汉室。”汉末三国时空,张飞兴奋地说道。

“三弟不要轻敌,曹操乱世枭雄,麾下战将如雨,谋士如云,以后的盘点说不定就有谁可能上榜呢。”刘备虽然同样心神激荡,但还是镇定道。

“不错,主公说的对,而且这八卦阵盘威力太大,一人杀万人,有损天数阴德,不可轻用啊。”诸葛亮同样道。

……

历朝历代时空,无数人震撼于八卦阵盘的伟力,第四段盘点视频在上苍仙榜上缓缓播放。

计定达诸葛,

文成比大家。

流芳闻百世,

邃海莫知崖。

【古今十大神而近妖人物之一:大明开国军师刘伯温】

【所在时空:元末时空,大明明太祖时空。】

“大明?又是大明!”

“古今十大神而近妖人物,这大明可都入榜三个了啊!”

历朝历代无数人惊呼,总共才十个名额,仅大明一朝,现在就已经占了三个名额了,这简直是不让其他人活了啊!

……

“好!好!好!”

“咱就知道,刘伯温绝对可以上榜的。”大明时空,朱元璋分外高兴道。

如此一来,他便可获得六颗增寿丹了!

……

在无数人的震撼惊呼声中,上苍仙榜上,盘点视频继续播放着后绪内容。

【年少好学】

刘基为浙**田九都南田山之武阳村人。青田县在元末属江浙行省处州路,东临温州路,境内多山。

南田山在青田县城南一百五十里处。

南田山的形势,乃是“万山之巅,独开平壤数十里。

刘基天资聪慧,好学习,由父亲启蒙识字。阅读速度极快,据说七行俱下。

十二岁,刘基便考中秀才,乡间父老皆称其为“神童”。

泰定元年,十四岁的刘基入郡庠读书。

他从师习春秋经。这是一部隐晦奥涩、言简义深的儒家经典,很难读懂,尤其初学童生一般只是捧书诵读,不解其意。

刘基却不同,他不仅默读两遍便能背诵如流,而且还能根据文义,发微阐幽,言前人所未言。

老师见此大为惊讶,以为他曾经读过,便又试了其他几段文字,刘基都能过目而识其要。

老师十分佩服,暗中称道“真是奇才,将来一定不是个平常之辈!”

泰定四年,刘基十七岁,他离开府学,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程朱理学,接受儒家通经致用的教育。

郑复初在一次拜访中对刘基的父亲赞扬说:“您的祖先积德深厚,庇阴了后代子孙;这个孩子如此出众,将来一定能光大你家的门楣。”

刘基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更有特殊爱好,潜心钻研揣摩,十分精通。

【初入仕途】

元统元年,二十三岁的刘基赴元朝京城大都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

元朝末年,因兵荒马乱,战火连连,刘基先在家闲居三年。

至元二年,刘基才被元朝政府授为正八品江西高安县丞,协助县令处理政务。

刘基勤于职守,执法严明,很快就做出了政绩。他深入乡间,体察民情,发现高安县一些豪绅地主勾结贪官污吏,无法无天,骗人钱财,夺人妻女,杀人害命无恶不作。

刘基倾听百姓的哭诉后,义愤填膺,决心为民除害。经过明察暗访,掌握了真凭实据后,对几个劣迹昭著的豪强恶霸,坚决予以严惩,并对县衙内贪赃枉法的官吏也进行了整治,高安县的社会风气很快就有了好转。

刘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赢得了百姓的赞誉。

在任官的五年内,刘基处理地方事务的原则是“严而有惠爱”,能体恤民情,但不宽宥违法的行为,对于发奸摘伏,更是不避强权。

因此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但因为他的正直,地方豪绅对他恨之入骨,总想找事端陷害他,幸得长官及部属信任他的为人,才免于祸患。

【仕途多舛】

辞官后,刘基返回青田,至正三年,朝廷征召他出任江浙儒副提举,兼任行省考试官。后来因检举监察御史职,得不到朝中大臣的支持,还给他许多责难,他只好上书辞职,任期约一年。

至正六年,刘基接受好友欧阳苏的邀请,与欧阳苏一同来到丹徒,在距欧阳苏家附近的蛟溪书屋住下,过了一段半隐居的生活。

以教授村里中的子弟读书来维持生活,偶尔和月忽难、陶凯等好友时相往还。

至正八年,刘基结束在丹徒约两年的半隐居生活,再度投入人群。

他来到杭州居住,他的夫人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即刘琏。

在杭州的四年当中,他和竹川上人、照玄上人等方外之士时相往来,也和刘显仁、郑士亭、熊文彦、月忽难等文士诗文相和。

至正十二年七月,徐寿辉攻陷杭州,在攻陷杭州之前,刘基便带着家人回到故乡。

回到故乡不久,朝廷来了一封公文。朝廷起用他为江浙省元帅府都事,主要任务是帮助当地政府平定浙东一带的盗贼,特别以方国珍为对象。

元左丞帖里帖木儿欲招安方国珍,刘基认为方氏兄弟为首犯,不诛无以惩后。

方国珍重金赂官府,最终被招安,并被授以了官职,反而谴责刘基擅威福。

刘基一怒之下辞官还里,以表对元朝腐败昏聩之不满。

【助明开国】

至正二十年,刘基被朱元璋请至应天,委任他为谋臣,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朱元璋欣然采纳。

在刘基的辅佐下,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掉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

刘伯温建议朱元璋一方面可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势力,另一方面仍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的民心。

此时,陈友谅攻陷太平镇,意欲东向,气势极为嚣张。

朱元璋帐下各位大将,有的劝朱元璋投降,有的认为必须避其锋芒,再据守南京。

朱元璋意犹未决,刘基也沉默不言。

朱元璋知道刘基自有见地,便将刘基召入内室与之决策。

刘基表示凡言降者或议逃者,应尽诛之,以免扰乱军心。

刘基认为,陈友谅骄气冲溢,目空一切,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我们应利用其骄傲自满、听不进不同意见的时机,诱敌入伏,一举重创之,灭其锐气。

刘基说:“天道后举者胜,吾以逸待劳,何患不克,莫若倾府库,开至诚,以固士心,伏兵伺隙击之,取威制胜,以成王业,在此举也”。

正是在朱元璋基业初创、百事待兴,又突临强敌、内部看法不一的危难紧急关头,刘基寥寥数语,拨开迷雾,点破形势,议定决策,团结人心,去为完成王业而进取。

至正二十七年,刘基辅佐朱元璋制定了灭元方略,并得以实现。

最新小说: 大秦:开局大秦公主是我的大老婆 穿越:我是废物将军? 大秦:代始皇监国,一剑斩赵高! 异夏主宰 抗战:不装了,我程瞎子是土财主 大唐:冒牌皇孙,开局夺李二皇位 我,融合西索,大秦第一黑手 大秦:我蒙毅,先斩后奏 撞脸雇佣兵,我被特种部队围捕了 朱元璋:朕刚登基,你说大明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