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他源源不断利用自身的职务之便,搜刮宫内情报。
无论是值班时偷听到的。
还是和其他太监宫女聊八卦时接触到的。
都详细的记录分析。
把有价值的情报,陆续送出宫外。
“你和宫外的人,都是怎么联系。”
苏北问道。
“一般是我趁出宫采买间隙,到饭馆去碰头。”
“每次,我的接头人都把我让进饭馆的后院。”
“密谈之中,他们自己会作记录。”
“要是长期没有机会出去,他们也不让我刻意请假。
怕我会引起宫内怀疑。
我们约定,定期报到,三个月不出现的话。
他们就给我往皇宫内传递书信。”
“传递书信?就是被我们截获的那一封吧?”
苏北继续问。
“是的,北宫门西侧大约50米处,有一处猫洞,大小也就勉强一圈大。”
“我每次都用蜡把纸条封成丸状。
放入洞中,然后用覆土简单掩盖。
他们定期会有人从墙外来取。”
“你就不怕被发现吗?”
“轻易不会被发现,因为那个洞口外围长满了花草。”
“再加上我一般是晚间去,趁门卫守备换班间隙把东西放下就走,绝不逗留。”
“再说了,即使东西被发现了,只要没被抓现行,谁又知道是我干的呢?”
“只不过这次比较倒霉罢了,被巡逻的抓到了。”
“撞到了枪口上,哎!”
王恒自顾自的叹息了一句。
“常在河边走,你必然要湿鞋!
一次抓不到你,难道还次次抓不到你?”
一旁的羽林卫插话说道。
苏北赶忙问:“你说的那个饭店老板长什么样,叫什么,饭店叫什么名字,在哪个位置?”
王恒一一交代。
苏北派人火速根据王恒的描述去抓人。
200名精兵强将的羽林卫,骑上快马便赶奔饭店。
他们得到的命令是:宁可错抓一万,不可放过一个。
于是这家饭店中,连食客,带跑堂和厨师,甚至后院养鸡养鸭的大妈都被抓了回来。
人抓回来后,苏北便安排王恒指认。
王恒过筛似的看了几遍,也没找到他的上线。
细细审问饭店的一干人等后。
方得知,老板叫马德兴,今年49岁,下乡进货去了。
出发得有五六天了。
按往常也该回来了。
所以这次抓捕没有抓到他。
于是苏北迅速派可靠羽林。
拿着马德兴的画像。
进驻了长安城的九个门。
他怕马德兴进城后得到风声潜逃。
一定要在他刚进城时就要把他逮住。
苏北的这招果然有效。
没两天,下属便来报告,说抓到马德兴了。
请示苏北是交到廷尉署,还是?
苏北瞪圆了眼珠子,当然是给老子带到羽林营来。
下属的顾虑不无道理。
按理说,这长安城内,缉捕盗贼,处理祸事。
一般都是由廷尉署负责。
廷尉张汤位列九卿,也是显赫人物。
这种事不报告,也不让他们插手,是不是太好。
容易引发摩擦。
苏北哪管的了那么多。
他只认准一条。
此事事关通敌。
往大了说可能影响到整个汉匈关系。
和国家安危。
还是皇宫中引发的窝案。
管他张汤什么事。
老子就要一个人管,乾纲独断。
果真张汤不高兴了。
他的耳目早就听闻了王恒被抓和苏北派兵保卫城中饭店之事。
于是便向汉武帝上了一封告状信。
刘彻把苏北叫来询问。
苏北如实的做了回应。
并说明这个案件可能揭开的是匈奴对我间谍网络的冰山一角。
不方便由廷尉署管辖。
对于汉武帝来说。
规则制定的本意是提高效率,各司其职。
但核心是解决问题,也就是办事。
只要能把事办好,他才不介意是张汤的廷尉署干,还是苏北的羽林卫干。
显然目前的情况看。
苏北已经介入的很深了。
再加上他说的确实有道理。
更重要的是自己喜爱苏北,远胜于张汤。
他便活了个稀泥。
把张汤叫来。
先是表扬了一通,说他精神可嘉。
遇事不怕事,敢揽事,敢担责。
然后又批评了两句,说要注意团结。
三下两下就把张汤打发了。
继续让苏北审这个案子。
有了刘彻撑腰。
苏北过问起案件来。
更加有底气。
以被抓的饭店老板为突破口。
接连抓获了他的上级和上级的上级。
一张潜伏在长安的匈奴间谍网络。
就这样被苏北撕开了一部分面纱。
原来早在7年前,匈奴龙城之战失利后。
伊稚斜便听从了叛变的“中行说”的建议。
向汉境派出了成批次的间谍。
这些间谍们在汉朝境内逐渐生根发芽。
以诱骗、收买等各种手段。
发展各种下线和关系网。
广泛收集汉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情报。
当然主要是军事情报。
从缴获来的文件和被捕间谍的口供来看。
匈奴人的情报还是很准的。
比如最近的这次征战。
霍去病和苏北率军支援右北平时。
具体的出征人数、率军将领、粮草情况,就被匈奴人摸得一清二楚。
匈奴人的探子就混在欢送的人群中,一个一个人头,一匹一匹马的数。
在第一时间把消息传递出镜,把消息送到了匈奴王庭。
伊稚斜或许是觉得右贤王也是个人物。
汉军区区几千人,奈何不了他。
便掉以轻心,也没有派兵支援。
看到苏北呈上来的“情况报告”。
刘彻、霍去病和卫青都大惊失色。
他们没有想到匈奴人的手都已经伸进了长安城。
甚至还伸到了皇宫里。
三人都不禁吓出一身冷汗。
就那被抓的刘恒来说。
幸亏他只是个贪财好利,没有大本事的小喽啰。
只知道卖情报赚钱。
万一他野心再大点,给皇上搞个暗杀、投毒啥的。
他完全有这个便利条件。
真是细思恐极。
按照刘彻的意思。
对刘恒这种人,应该处以极刑。
凌迟处死,株连九族。
但苏北力劝,说自己有言在先。
希望皇上网开一面。
要不往后自己的谍战工作没法开展了。
刘彻才勉强同意。
苏北兑现了自己的诺言给了刘恒金银。
但同时剥夺了他的自由。
把刘恒和3000金一同关到了长安大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