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这边,展开了如火如荼的训练。
第一个科目,是新式马刀的使用。
苏北命人在后院设置了很多固定的草人桩。
有的高2米5左右。
模拟敌人骑兵在马背上的高度。
有的一米8左右。
模拟敌人平均身高。
训练的小项分为:
1.马背移动接敌砍杀;
2.马背立定缠斗砍杀;
3.地面挥砍马腿。
新式的军刀,不仅仅在前两项训练中,大显身手。
在第三项,地面上砍马腿也特别方便。
有了刀前的弧度加持。
敌人的战马在飞奔而来时。
只要挥刀轻轻一勾。
就能轻松隔断马的两条前腿。
置人马于死地。
这100羽林都是精锐之士,优中选优拔出来的。
领悟能力和天赋都极好,很快就掌握了新刀的精髓。
士兵中有好事者。
还起哄到:羽林令发明创造了一种新武器。
我们不如给新到起个名字吧?
最后众人一直决定,取苏北名字中的一个字。
管这把刀叫“北刀!”
听起来还不错。
第二个科目,连弩的使用。
连弩和普通弓弩的最大区别在于。
它可以连射。
掌握了动作要领后,最快可以在20秒内射出全部10支弩箭。
虽然经过等比例的缩小。
弩的威力和射程都受到影响。
但凭借着射速和箭数,威力还是有成倍增长的。
苏北他们测试过。
如果10人一组,队形成一排。
共同发射连弩。
基本前方50步内全部会被弩箭覆盖。
无人能够生还。
如果两组轮替。
一组发射,另一组准备。
待前一组箭羽用尽后,另一组上。
两组交替射击。
在箭羽准备充足的前提下。
几乎可以打出一波“死亡箭雨”。
但需要注意的是要防备敌人从两侧或者绕后偷袭。
苏北一看大家很快上手。
连弩使用的很顺溜。
就放了一半心。
毕竟眼前的一战,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连弩和手雷。
他迅速向霍去病做了请示。
希望他能帮助自己再造6000支弩箭。
给每名士兵多分60只。
霍去病欣然答应。
军中剩余劳动力和征调的百姓。
如火如荼的投入到造箭运动。
第三项训练,是最难的。
士兵们此前,虽然见过火器。
无非就是箭头上过上麻布火油,点燃了往敌营中射的“火箭”。
火药类的还是头一次见。
尤其是手雷威力巨大。
万一操作不慎,或是保存不慎。
很有可能产生大问题。
所以为了使每个士兵能够重视。
他特意找来一直成年的活羊。
绑在了前方树桩上。
然后点燃一枚手雷音信。
扔到羊的脚下。
众人只听见bang的一声。
一阵白烟散去。
羊应声倒地,血肉横飞。
现场一片惨状。
10步范围内都是血淋淋的。
羽林卫们虽然都是皇宫中当差,见过大场面的。
但依旧被这个场景吓的面色惨白。
苏北先给他们介绍了手雷的杀伤原理。
硝石、硫磺、木炭三者磨成粉。
混合之后,组成一种燃烧迅速的粉末。
后来人称之为火药。
火药燃烧速度极强。
在密闭的空间内快速燃烧。
会产生巨大压力,顶破外面的薄铁壳。
铁壳破裂瞬间,里面的压力把火药中混杂的薄片弹出来。
就像变形的弩弓把弓箭射出一样。
薄片向四周快速射散。
像箭头一样锋利的划开羊的皮肉。
致其死亡。
士兵们没有现代的物理知识。
自然是听得云山雾绕,但好歹大致明白了些许原理。
知道了眼前的小黑球威力巨大。
还是要尊重一下它的。
大家于是便小心翼翼的训练点火,投掷,隐蔽等动作。
尤其是点火和投掷。
万一点着了手抖,或者投出时手滑。
那燃烧着的手雷很可能就落在了自己人脚下。
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锻炼大家的心理素质。
苏北特意提出了“击鼓传花”训练法。
把一枚去掉一大半火药的手雷点燃。
让士兵们面对面围成一圈。
传递手雷。
直到手雷引信快燃尽马上爆炸了。
再扔进面前的水坑。
然后大家一起隐蔽。
这一招很奏效。
许多士兵从一开始,摸到点着的手雷就忍不住抖。
到最后很稳当的点燃、扔出,甚至还有人敢让引信燃一会再扔。
进步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