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跟着霍去病封狼居胥 > 第十一章 首虏率破纪录

第十一章 首虏率破纪录(1 / 1)

看到苏北一个劲的傻笑。

一旁的赵破奴用不明所以,连忙用马刀把杵了他一下。

西汉初期,汉军骑兵和匈奴骑兵用的马刀各有特色。

匈奴人用的是弯刀。

这种刀,体积小,便于携带,适合马上作战。

而汉人用的是直挺挺的环首刀。

环首刀,顾名思义,刀把顶端有圆环。

这种刀是用精铁一体浇筑,正面开刃,刀背较宽,适合砍杀。

长度大概在80公分到1米2左右。

因为比较长,重心靠前就显得沉笨,马背上用不好使。

就必须在手持端加一些配重,于是精明的工匠们就在刀把下加了个圆环。

巧妙地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多出来的圆环,既能系个绳子挂在身上,防止交战时刀脱手。

也能挂一些装饰。

你且看那是的汉军士兵,谁的环首刀下要是挂的有红绳等装饰。

大概率就是自己的妻子或情人,亲手编的。

一是图个吉利,希望红色能带来好运。

保佑自己的夫君情郎平安归来。

二是留个念想,远征草原一去动辄几个月一两年。

也好让他睹物思人,捱过一个又一个思乡的夜晚。

和2000年后的战争中,男人带着恋人照片在身上,大概是一个效果。

被戳了一下的苏北,马上就回过神。

回头和赵破奴、高不识二人商量,该如何落实霍去病的指示。

苏北毕竟年龄小,是三人中资历最浅的百夫长,和赵、高二人比,自己就是个新兵。

用后世某著名李姓团长的话说:

你背汉阳造的时候,老子用的是快慢机。

你刚入伍,是老子教你放的枪。

你还是新兵蛋子的时候,老子就是班长了。

他深知这军营中这论资排辈的规矩,还是要尊重的。

于是和赵、高二人交往时,还有些拘谨加恭敬。

不好擅作主张。

于是苏北开口请教道:

“依您二位之见,咱们用啥方法送这群匈奴俘虏去见‘昆仑神’?”

赵和高的建议是用弓箭,方便省事。

苏北本想尊重一下他们的意见。

但是实现是机会难得,就直说了想让战士们用环首刀。

以此训练他们的冲杀技巧和血性。

并最终说服了另外两人。

剩余的六七百人很快被解决。

霍去病命令着战士们迅速打扫战场,轻点杀敌数和斩获。

不一会结果就苏北就将统计结果报上来了。

“禀骠姚校尉,经过清点。

我们此战,除藉弱侯产、罗姑、苏哈比外,全歼敌军。

共歼敌两千七百零八人,俘获匈奴战马千余,牛羊无数。

我方仅伤亡7人。

苏北大声的报出来2708这个数字。

在场的汉军无不为之振奋。

又一次齐声高呼:

“汉军威武!”

“汉军威武!”

“骠姚校尉威武!”

“骠姚校尉威武!”

在这群兵士的心中,霍去病的名字,自此一战,有了不一样的含义。

不仅仅是自己的主官领导,更是战无不胜的代名词和保证。

经历了这场战斗的老兵。

包括苏北在内。

后来也成为霍去病麾下的主力。

跟着他追亡逐北,封狼居胥。

不少人后来当了将军,封了侯。

但无论他们身居何职,地位多显赫。

但每每与人谈起自己曾与当时的嫖姚校尉“奇袭博斯腾,活捉藉弱侯”。

表情里的那种自豪和优越感,都难以克制。

霍去病命令部队,迅速收拾行装,脱离战场。

牛羊不方便驱赶携带,赶入营寨后面的博斯腾河中。

统统淹死。匈奴战马皆三匹一组,由一骑带领,跟随大部队,牵引回营。

临走前士兵们砍下敌人的头颅。

装进了口袋里,挂在了马鞍上,回去请赏。

每个人的马鞍山都挂了3个或3个以上敌人的首级。

这一仗除了三个大官,没有俘虏。

只有敌人的首级,才能回去请赏。

汉朝沿袭战国军制。

立军功,以首虏率论。

首即斩首人数。

虏即俘虏人数。

首虏率,及根据斩首和俘虏的人数,与己方人数比,来评定军功高低。

以霍去病此战为例。

自身只有800人,斩首2700余人,首虏率即为3以上。

以一敌三,发挥了超越自身建制的巨大军事作用。

必然会得到重赏。

外加还俘虏了匈奴大单于的爷爷、叔叔和国相。

这份功劳,不说是汉朝开国头一份吧,也差不多。

最主要的是,功劳的缔造者,领军人物霍去病。

今年才17岁。

从此,他的名字成为匈奴人如鲠在喉的痛。

正当霍去病这边打扫完战场,率队回撤时。

他的舅舅,车骑将军卫青正在千里之外的大营中。

焦急的等待自己外甥的消息,寝食难安。

最新小说: 朱元璋:朕刚登基,你说大明亡了 女帝:让你守城池,转手就卖国? 大帝传奇 汉武帝下诏求贤,我成了大汉帝师 我竟然回到了大明? 瞎眼五年,大明工业革命都结束了 一人镇守孤城,大唐江山永在! 知乎变异,皇帝们邀请我回答 唐末:以幻想封神 当朝巨奸,开局打皇鞭伺候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