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蒙放一人独战数万大军(1 / 1)

蒙恬很清楚自己胞弟蒙放的实力,以一敌千都是谦虚的叫法了。

毕竟当时未央宫前的尸体都有数千之多,看蒙放轻松的样子,估计那数千的敌军远远没有达到蒙放的极限。

但眼前如今这可是至少四万大军,自己的胞弟就算真的是万人敌。

也不能是这么多人的对手,那么多的大军蒙放想要在其中全身而退也十分困难。

蒙恬忍不住为蒙放担忧,漆黑的眸子之中流露出浓浓担忧的神色与蒙放对视。

而且这四万大军还不是什么杂牌军,都是装备精良的正规军。

铠甲之上洒落月光,皎洁的月光映照出铠甲之上冰冷的金属光芒。

锋利的枪尖闪烁这寒芒,整齐的步伐每踏出一步蒙恬便能感觉到地面在震颤。

还有行军布阵十分规整,蒙恬一眼便能够肯定,这必然是一只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

哪怕此时他们都不反抗,任由蒙放杀戮。

蒙放也不可能一人把数量这般庞大的队伍给消灭。

蒙放见蒙恬迟迟不肯松开拉着自己盔甲的手,也是有些无奈。

顺着蒙恬目光望向城下,那盔甲之上闪烁着金属光芒的辉泽。

他之所以想自己独自一人出战,不带人正是要考虑到养“势”。

将军的势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蒙放也不知道怎么该与蒙恬解释。

比如后世的张飞,冠勇三军。

张飞的实力自然不用多说,长板桥喝退曹操大军,足以看出张飞的实力。

但是张飞的手下的士卒跟着他冲锋,张飞能不能活着回来他们不知道。

但是他们清楚自己多半是回不来了。

他们既然清楚自己多半回不来那为何还要冲,这便是将军的“势”。

一个将军能够得到士兵们的爱戴,战争能够胜利绝大部分的士兵们能够活着回来。

得到军功,得到封赏。

士兵们自然会追随将军的脚步冲锋。

而这就会影响到士兵们后面的士气,要是后面的士兵看到前面的士兵们畏手畏脚整个部队士气自然低落。

当时张飞喝断挡阳桥,就是凭借着身为将军的威势,使得敌人不再在追击。

若是换一个末流武将来,恐怕是早就被人枭首。

又比如冠军侯霍去病,封狼居胥。

抗击匈奴,为家国开疆拓土。

当时无数的士兵们皆知道冠军侯的名号,纷纷想要加入霍去病的麾下。

跟随着冠军侯的士兵们每次出去打仗时,还没开打,便觉着自己这边肯定是赢的。

因为霍去病根本就没输过,不仅仅没输过,还屡次带着大军立下奇功,用兵如神。

所以士气自然无可比拟。

士兵们都一个劲得往前冲,根本不觉得此战会输。

因为率领他们的是冠军侯霍去病。

而敌军看到那士气昂扬的大军朝着自己方向汹涌而来,士气自然落下了一头。

再加上像是冠军侯这般武将之名,士兵们哪还有什么心思作战,心里想的全部都是赶紧跑。

所以有的军队,一听对方的带军将领名号和军队的名号便没了作战心思,不战而逃。

这便是“势”的关键作用。

很多的将领其个人实力很强,但是领兵打仗的效果却是很一般,其中重要的原因便在这个“势”上。

蒙放也想培养自己的“势”,所以便不能带着其他人一起冲锋。

面对四万大军的话,蒙放可以无恙回来,可是其他人多半就是九死一生了。

这会影响到蒙放以后“势”的培养,不利于蒙放之中培养属于自己的“势”。

蒙放可是深知自己所处的时代,这可是嬴政刚刚要除掉吕不韦亲政。

开启属于他的时代,一扫六合,席卷八荒。

到时候君临天下九州共主,自然少不了为嬴政开疆拓土的军队。

一个人能打,充其量不过是能打的武夫罢了。

要是一个人带领的一个军队都很能打,那便是军神。

而嬴政最缺的便是这种人,整个大秦最为需要的也是这种人。

每次读到大秦,读到秦始皇,蒙放便会感慨。

如此雄韬武略之人,如此泱泱大国竟然如同烟花一般璀璨短暂。

如今蒙放来到了大秦,自然想让大秦绵延下去。

蒙放不顾蒙恬与嬴政的反对,一把拿开蒙恬放在自己盔甲之上的手。

骑上马匹,手中拿着自己闪烁着寒芒的长戟,毅然决然的朝着城下那装备精良的大军冲去。

一人一马一长戟,独自朝着四五万的大军冲去。

最新小说: 大秦:开局靖难,咸阳门下清君侧 大明:最穷驸马爷,老朱哭惨了 红楼:贾府假子,撞破皇帝女儿身 明末:水友献计。打造无敌华夏 大秦:我把恶魔果实普及全国 大明:老朱,说好的不翻脸呢! 三国:曹家熊孩子,开局来认亲! 穿越大汉废太子,最多活到五年后 历史:这个男人很强啊 玄幻:我信奉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