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得起,受的起.。”
刘石仁连忙说道。
“现在小郎君未曾为官,便已经有如此作为,难以想象,以后要是入朝为官了,那一定会是造福社稷,造福苍生之大能.。”
“实不相瞒,老朽在前不久已经向陛下申请辞官.。
算算时日,调令应当就会在这几日下来,最迟不过明后日.。
小郎君有所不知的的是,似我们这样的老头子,每个人在离任之时,都会有一个向朝廷举荐才能的名额.。
老朽手中的名额,自然是还在的.。
而且,老朽有意想推荐小郎君去庙堂之上做官.。
今日来找小郎君,就是想要和小郎君商量商量这件事.。
看看这个名额给小郎君的话,小郎君需不需要.。
若是需要,老朽定竭力为小郎君力荐,势必会给小郎君争取一个接近庙堂的位置.。”’
刘石仁说这话的时候,真诚无比.。
他是真心希望陈敬之能够到朝廷去为这个天下尽一份力.。
注意,是这个天下,不是为朝廷.。
这无可厚非,对于刘石仁这一类人来说,他既是隋唐之臣,却也不是隋唐之臣.。
无论做那一朝的县令,他所要管的,都是这些百姓.。
唯一不同的,便是汇报的时候,上级的区别罢了.。
“额?刘大人你要举荐我为官?”
陈敬之听到刘石仁的话,顿时有些哭笑不得,再次不确定的问道.。
“是啊,放眼整个清水县乃至并州城,还有谁是比小郎君你还有资格,担任一方父母官的呢?”
刘石仁点头,十分确定.。
“哦,原来是这样,那倒是多谢刘大人了.。
只不过,可能晚辈要让刘大人失望了.。
朝廷或许晚辈终有一天会去,但不是现在.。”
“不是现在,那是何时?”
刘石仁一愣,显然没想到陈敬之会拒绝.。
更是没有想清楚陈敬之最后说的这一句话是何意.。
当然,他的这一个疑问注定得不到任何回答.。
因为陈敬之并没有说.。
其实陈敬之不是不说,而是这个问题的答案,从一开始就注定会让刘石仁失望.。
陈敬之也不可能告诉刘石仁,前世他活的太累太累,现在的他,就只想安安稳稳活下去.。
仅此而已.。
朝廷,权势,那些对于他来说,可以有,但同样,也可无.。
换句话说,如果真对那些看重的话,五年前,陈敬之也不会从长安城,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了.。
“若是是记得不错的话,刘大人的老家应该是在牛弯村吧?”
突然,陈敬之话锋一转.。
“回小郎君的话,确实正是牛弯村.。”
刘石仁本来还在为陈敬之拒绝了他而百思不得其解,却陡然被陈敬之的问话,给问得一愣.。
咱们不是在说做官的事情吗,怎么就扯到老朽的故居来了?
“这样吧,刘大人,你回去的时候,让虎子他们跟你一起过去吧.。
我想在刘大人的村子办个砖窑厂,不知道刘大人欢迎与否?”
办个砖窑厂?!
“欢迎,欢迎!
多谢小郎君,多谢小郎君啊!”
听到陈敬之的话,刘石仁一张老脸都快皱开了花.。
办砖窑厂,这是大好事啊!
君不见,陈家村为什么如今如此的繁华,其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开办了一个砖窑厂起家.。
作为县令,刘石仁很清楚这些年来,陈家村靠着这个砖窑厂的便利,到底赚了多少.。
具体多少或许并不确定,但唯一能确定的是.。
那绝对是一笔比整个清水县甚至并州城赋税都要来的多的一笔钱财!
关于这种砖窑厂,清水县很多村子都眼红过.。
但是,陈敬之却捂得很紧,根本不让其流传出去.。
而如今,竟然要在他的村子开办一个,这是多大的恩惠!
当然,刘石仁也清楚陈敬之为何会选择在刘弯村开办砖窑的原因.。
陈敬之没必要讨好他,这是在用一座砖窑来为他送行!
为他衣锦还乡!
这是一种天大的恩情.。
对于陈敬之的这种恩情,刘石仁说不感动是假的.。
士为知己者死,要是早生了几十年,他绝对会追随陈敬之!
无论是反隋,还是反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