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
科举也已经结束。
接下来便是批改试卷。
官员们负责批改前面的一些基础题。
而最后一题,则是由朱元璋亲自批改。
因此,所需要的时间也很长。
皇宫内。
朱元璋看着手中参与谋反官员的名单。
陷入了深思。
这份名单一出,不仅是朝堂要死一半的人。
就连当初跟着他打天下的兄弟。
也要死几个。
对此,朱元璋心里也不明白。
当初他们起义的时候。
口号匡扶江山社稷。
而自从监国之后。
这些兄弟。
却都在祸害百姓。
“唉,标儿,咱现在是谁也不信了。”
“杨宪欺骗咱,汪广洋首鼠两端,胡惟庸也欺骗咱。”
“咱爷俩的眼睛只有四个。”
“光是应天府,咱都监视不了。”
“更何况天下,那些阴暗的角落。”
“所以,咱准备建立一个组织,一个替咱监管文武百官的组织。”
对此,朱标倒是并没有什么意见。
皇帝就算能力再强,管理的范围再大。
但始终也是人,只有一双眼睛。
总有看不见的地方。
“父皇,此事儿臣并未有意见。”
“但儿臣有一事。”
“想询问父皇。”
“儿臣想知道,今日殿试考卷上,这最后一题,是不是父皇亲手赋题?”
听着这话的朱元璋眉头微蹙。
“他们都告诉你了?”
朱标见朱元璋的肯定。
连忙拱手道:“父皇此事可否心里有了答案?”
考题出现废除丞相制度的事情。
早就已经传遍了整个大明。
这一道题,可谓是把学子们难的苦不堪言。
在学子们的刻板印象中。
这丞相制度,是传承千年的制度。
历经数个朝代,而不变。
因此,利弊,对于他们而言。
有些缺乏时代的目光和瞻远。
朱标只想知道,朱元璋是不是已经准备废除丞相制度了。
“标儿,此事你不用劝咱。”
“咱心里有数,这丞相制度,咱非得给他废了不可!”
朱标听见这话,十分不解。
“父皇,这是为何?”
“这丞相制度若是废除,必定引起朝堂的轩然大波。”
“况且,传承千年之制,又岂是说废就废的?!”
朱标仁厚,接受的教育是正经的儒家文化。
思想有时会略带迂腐之色。
“哼!传承千年,咱不否认。”
“但你看看自从咱当上这皇帝以来。”
“这几任丞相是好的?”
“杨宪,汪广洋,胡惟庸,李善长,徐达。”
“除了徐达,剩下的四个,有哪个是像诸葛武侯一样!为国为民的!”
杨宪欺上瞒下,扬州现在还是一片焦土。
若不是他及时发现,不知道杨宪还要期满多久。
扬州百姓还要过多久的苦日子。
汪广洋,首鼠两端,没有任何政绩不说。
也不帮忙制衡,只知道干瞪眼。
胡惟庸,就更不用说了。
谋反兵变,权势滔天,祸乱朝纲。
至于李善长,自从浙东势力的刘基刘伯温死后。
李善长便和胡惟庸一样,狂妄自大。
至于徐达。
只是在中书省挂职而已。
可以说。
坐上丞相这个位子的人。
没有一个人是干实事的。
全是争权夺利。
“可父皇,这丞相制度已传承千年。”
“乃国本,国家根基,不可轻易废除。”
“这必定造成朝廷动荡啊!”
朱标的劝说。
朱元璋毫不在意。
“朝廷动荡,标儿,咱就这么告诉你!”
“就算是把朝廷官员杀光了,咱也要废除丞相制度!”
“没得商量!”
朱元璋感受到丞相权力的巨大威胁。
这股威胁。
让朱元璋下定决心,要废除丞相制度。
这一次,就连朱标也劝不动朱元璋。
“传诏下去,让翰林院的人尽快把试卷批改出来。”
“咱三天之内,要看到这批试卷!”
朱标微微叹息了一口气。
朱元璋下定决心的事情。
估计只有马皇后能够劝动了。
“是。”
……
此时的后宫。
马皇后心思不宁。
有烧伤。
年龄相符合。
出身也相符合。
朱伍四究竟会不会是朱五四……
就在此时,玉儿急忙走了进来。
看见玉儿的时候。
马皇后脸色焦急的望着玉儿。
“怎么样?可有查到这位老先生的事迹?”
自从科举结束后。
马皇后的思绪就在朱伍四的身上。
因为,这个朱伍四,很有可能就是她的父亲。
也就是重八的父亲。
玉儿见状,便将手中记录朱伍四事迹的册子递给了马皇后。
这些,都是从凤阳一地百姓的口中得知的。
而之所以查询这些。
是因为马皇后想知道。
朱伍四究竟为什么回来参加科举。
要知道,朱伍四年龄可不小了。
九十二岁了。
年近半百的年龄。
参加科举?为了什么?
名声?朱伍四教书神医的名声,响贺整个凤阳。
钱财?朱伍四收学生,从不收钱,只需交粮便可,且只收平民子弟。
权力?李文忠数次想要举荐朱伍四,却都被朱伍四拒绝。
仅仅是为了喜欢?
朱伍四,九十二岁了,怎么可能随性做事。
朱伍四性格沉稳冷静。
根本不符合一位老者的性格。
既然想不通。
那不如大胆猜测!
有没有可能。
朱伍四一直都知道自己的身份。
这个年龄,马上就要入土了。
在临终之际,他只想要看一眼自己儿子?
科举殿试第一,可与皇帝相见。
倘若是这样,那一切都说得清了!
朱伍四来科举,不为名利,只为临终之前见重八一面。
却因身份自卑,不想与朱重八相认。
朱伍四说到底,只是一个教书的。
朱元璋却是天下至尊,洪武皇帝,万人之上!
马皇后清楚,朱重八其实心里也有自卑。
来源底层的自卑感。
让朱元璋对于文官很不喜。
正因为如此,朱元璋杀性很重,对于文官。
她没有朱元璋那双眼睛。
一眼便可能看透一个人的过去和未来。
但朱伍四的行径。
让马皇后感觉到不是巧合。
“青儿,老先生现在可还在应天府?”
马皇后猛地站起。
此时他突然想到。
朱伍四身边的小丫头说过。
等科举之后,便会离开应天府。
她可不能让朱伍四就这样离开。
最起码要让朱伍四和朱重八相见。
才能放其离开!
“老先生现在好像是在曹国公府。”
闻言,马皇后便急忙对着青儿嘱咐道。
“青儿,去魏国公府!”
必须把朱伍四留下。
至于朱伍四到底是不是重八父亲。
等两人相见,一切就都明了了!
……
汪府。
“昨夜,胡惟庸兵变谋反失败,被捕入狱了。”
“中丞涂节,御史大夫陈宁也被埋在了聚贤堂的石砖下。”
汪广洋听着这话,只是眼睛微微抬起。
没有感觉到任何的意外。
拿起身旁的酒,冷漠的说了句。
“胡惟庸这个废物,我都透露的消息。”
“他还是失败了。”
“这件事不用管了。”
汪广洋没有想到。
他都已经给胡惟庸透露了消息。
胡惟庸已经兵败,被抓了。
从这样看来,胡惟庸的权力还是很小。
“对了,草原那边的东西送来了吗?”
汪广洋对着身旁的手下询问道。
“回禀大人,已经送到。”
“共计十六俱感染天花的尸体。”
“为了保证天花能够一直存在。”
“我们每天会送几个百姓进去。”
“只需您一句话,这应天府便会成为人间地狱。”
汪广洋听着这话,嘴角微微上扬。
“朱元璋啊,朱元璋,本来我不想做绝的。”
“但他李文忠杀我儿,却安然无恙,那便鱼死网破。”
“派人把天花解药给胡惟庸送去。”
“等天花散播到整个应天府,我等便可趁机起事。”
“不过,这蛮人到底是怎么得到天花解药的?”
表面上。
他汪广洋是两面派。
墙头草随风倒。
但实际上,他也是淮西党之一。
而且和胡惟庸的关系极好。
只不过没有表露出来罢了。
不然,刘基之事,他又怎么会隐瞒呢?
胡惟庸在兵变的时候,便想到的兵变失败的结果。
因此,他早早便给自己留了后手。
这后手便是天花病。
霍乱应天府,弄死朱元璋。
……
地牢内。
一个狱卒来到胡惟庸面前。
给胡惟庸喂下一口水。
且留下一句话后,便匆忙离开了。
“事情准备妥当,三日便可霍乱整个应天府。”
胡惟庸听着这话。
嘴角微微扬起。
“哈哈哈,没想到吧!我还留有后手!”
“你不让我活,那便鱼死网破。”
三月前。
草原突然爆发天花病。
但草原好像,有了能够治愈天花病的药物。
因此很快压制了天花病。
胡惟庸得知后。
心里便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想要赌一赌。
若能够赌赢,天下是他的。
若赌不赢,那便霍乱天下,起兵夺天下。
两者都不亏。
而这个赌注,便是天花病。
起兵谋反,失败,散播天花病。
朱元璋等人没有解药,必死无疑。
到时候,便可趁机夺取天下。
何乐而不为。
至于应天府百姓的性命?
无所谓。
反正他有能够压制天花病的解药。
只要他不死,让百姓给朱元璋陪葬又如何?
想到这里,胡惟庸便开始大笑了起来。
……
魏国公府。
马皇后走下马车,只见整个魏国公府。
都是死气沉沉的氛围。
马皇后径直朝着府内走去。
侍卫们本想阻拦。
然,来人却是马皇后,他们不敢阻拦。
于是便放任马皇后朝着里面走去。
刚走到中庭。
就看见让她沉默的一幕。
徐达……再干什么?
只见徐达和徐妙云两人手正摸着牛的乳房。
小花则是在一旁盯着两人。
徐达深深叹息一口气。
“这才摸一会就这么累,这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得牛痘病啊。”
徐达朝天狂怒道。
小花则是看了一眼徐达严肃道。
“手手手!摸着!”
徐达看着严苛的小花,很是无奈。
“为什么你这丫头不用?”
“我?我从小就是摸着这东西长大的,你说我为啥不要!”
“爷爷说了,要是不想死,就摸着。”
徐达现在已经是很疲倦了。
一直维持一个动作,很累。
最终徐达站不住,直接躺着了。
只有徐妙云依旧在苦苦坚持。
小花一脸笑意,啃了一口包子,静静的看着两人。
老黄牛因为年纪大了,能不动他基本就不动。
这也是一个好处。
不然换头年轻的牛,两脚就给徐达踹飞了。
“丫头,你吃的啥?给我吃一个。”
徐达看着小花说道。
小花见状摇了摇头。
“不给。”
“你这小丫头,我饿了吃你个包子都不成?”
“以后我给你卖一百个!还你!”
听见这话的小花,沉默片刻。
便从兜里掏出一个包子,递给了徐达。
看着面前的包子,徐达冷声道:“你这丫头,还是个不吃亏的主。”
小花淡淡的说道:“饿的滋味不好受。”
闻言,徐达愣了愣。
随即接过包子,自顾自的吃了起来。
就在此时。
徐达身后传来一道声音。
“天德,妙云,你们这是再干嘛?”
PS:求个数据!拜托拜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