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上朝之时,伍孚行刺,可惜董卓身手敏捷,躲过。吕布亦出手拦截,伍孚被擒拿。】
【伍孚临死前大骂董卓为逆贼,遗臭万年。】
【随后,董卓废了汉少帝,将其毒死,何太后也被毒死。】
【董卓扶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董卓被封为相国。】
【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夜宿皇官,秽乱内廷。引起了满朝共愤天下同仇,一场针对董卓的斗争又开始了。】
画面一转,王允府中。
【袁绍在渤海,闻知董卓弄权,便写密信给王允,谋划诛杀董卓。】
【王允宴请信的过的先皇旧臣于府内。】
【府内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先皇旧臣都来了入座后,王允坐定,举杯说道。】
【“今日乃我诞辰,在座皆是朝廷旧臣,我……我……我……呜呜呜……”】
【王允掩面而泣,座下官员全都有些茫然,有人问道:“司徒华诞,何故发悲?”】
【王允抬头说道:“实不相瞒,今日并非诞辰,只因想同诸位一叙,恐董卓见疑,故托言庆寿。”】
【群臣这才恍然大悟,王允继续说道:“董卓欺主弄权,社稷旦夕难保,想高皇诛秦灭楚,覆盖天下;谁想传至今日,竟要丧于董卓之手……呜呜呜!”】
【王允低头痛哭,众多群臣也是痛哭不已,真是枉为汉臣,枉食君禄,董卓欺主弄权,而无能为力。】
【曹操大笑不止。】
【有官员不解问道:“孟德为何发笑?”】
【曹操笑道:“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岂能哭死董卓?”】
【王允指着曹操怒道:“曹孟德,你祖宗也食汉禄,今不思报国,反讥笑我等,是何道理?”】
【曹操站起身来,道:“我非笑其他,而是笑诸位竟无一计诛杀董卓。”】
【此言一出,满朝公卿皆刮目相看。】
【王允问道:“你有何计?”】
【曹操道:“某虽不才,愿即断董卓之头,悬之东门,以谢天下。”】
【说着,曹操激愤不已,指着东门。】
【“诶呀!”】
【“有此胆量!”群臣皆惊。】
【王允高兴万分,起身对曹操作揖:“孟德,有何高见?”】
【曹操环顾四周,王允瞬间明白,随后带着他去到府中密室,谋划诛杀董卓一事。】
【密室中,王允给曹操看了袁绍来信,曹操告诉王允自己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只要借那削铁如泥、锋利无比的七星宝刀即可。】
【王允摇头:“你要效仿伍孚行刺董贼?不成,不成,前车之鉴哪。”】
【曹操大笑,王允不解,要知道董卓内身穿着铠甲,相府戒备森严,又有吕布在左右保护,根本近不了身,伍孚就是一个失败的例子。】
【曹操举出了要离行刺庆忌的例子,那庆忌有万夫不当之勇,还不是死于要离之手?】
【这一切都是因为要离石庆忌的亲信。】
【此言一出,王允恍然大悟。】
【现在的曹操已经得到董卓的充分信任,朝中大小之事都与其商量,出入相府更是颇为方便。曹操可以借此宝刀伺机刺杀董卓,必定成功。】
【王允听之,大喜,取出宝刀,跪拜曹操,希望他能够成功杀贼。】
【曹操结过宝刀之后对着天地跪拜,发誓除掉董贼。】
“看看人家老三国,言语多么严谨,王允即便发怒,也不会直呼曹操的名,而是说曹孟德,新三国群臣出口闭口全都是直呼其名,一点礼数都不讲,成何体统?”
“新三国曹操看看人家老三国曹操如何演的?就算是大笑,也不会想着先攻击满朝公卿为女儿态,而是直接表明了,哭没用,哭不死董卓。两者一比划,高下立见。”
“老三国曹操说能够杀董卓之时,也并没有新三国曹操那样狂妄,说什么弹指之间便可斩杀董卓。老三国曹操说自己愿意去杀董卓,满朝公卿并未嘲讽曹操,而是都说曹操颇有胆量,赞赏不已,王允也是作揖行礼,求曹操高见。在密室得知曹操的行刺之法后,更是跪拜曹操,此等礼节,岂能是新三国能够比拟的?新三国的那群老臣给人的感觉是,除了会挖苦贬低曹操,还会做什么?啥都不会!”
“老三国群臣给我的感觉是都在想怎么诛杀董贼,都有忠臣之心,而新三国呢?群臣都花心思去排挤,去贬低曹操以获得存在感,真是令我失望至极!”
历朝历代的众人,都对老三国王允寿诞的这一段剧情非常赞赏,很符合当时的情景,当时的群臣并不会因为曹操是宦官之后的身份,而像新三国的群臣那样如此排挤他。
在听到了曹操想要诛杀董卓之举后,更是赞赏其颇有胆量。
王允更是对曹操以礼相待。
从这一点来看,老三国演绎的群臣就足以秒杀新三国演绎的群臣了,两者都不在同一个思想程度上。
在如此紧要关头,新三国的群臣怎么不为江山社稷考虑,怎么老是想着个人恩怨去贬低曹操呢?
况且历史上的曹操祖上也提拔过不少官员,曹操年轻时更是举为孝廉,品行尚好,这是世人共知的啊,更是一起诛杀十常侍。
按照这种地位来看,群臣就不可能老是抓着曹操宦官之后的身份不放。
看到此处,历代众人都非常期待起来,想要看到老三国曹操是如何借此宝刀,入相府行刺董卓的。
【曹操和平常一样快步进入相府,迎面而来,就碰见了刚要出相府的李儒。】
【曹操马上很警惕的站定,并且下意识地向右边跨了一小步,随后作揖道:“儒兄何往?”】
【李儒也作揖道:“孟德,相国正在小阁。你去便是。”】
【曹操:“是。”】
【曹操两人擦肩而过,相互回头看了一眼。】
【曹操强烈抑制着内心的喜悦,李儒不在了,那事情就好办多了。】
【毕竟李儒可是董卓最重要的谋士,谋士一走,曹操要行刺就轻松许多。】
【而李儒走着走着,原本摆着的两只手,突然背在后面,似乎在思考什么,仿佛今天的曹操有些不同,但不知道哪里不对劲。】
【曹操淡定地继续跨入第二道门,进门之后,他很警惕的在观察,注视着前方,试探一下有没有人。】
【“谁?”】
【“哦,是我呀。”】
【此时一个小孩童发现了曹操,揉了揉睡眼,道:“哦,是您呀,”】
【曹操询问:“今日相府内,为何如此寂静少人呢?”】
【小孩童回道:“相国现在园中小阁里歇息。下人们偷空去干自己的事去了。你要找就自己找去吧。”】
【“那你歇息吧。”曹操内心欢喜无比,真是天助我也。】
【曹操继续警惕地观察,接着进入了第三道门,走到守卫旁边的时候停顿了一下。】
【跨了进来,转动了手腕,接下来是要准备大干一场了。】
【“哪里去?!”一位宫女大喊。】
【曹操立马停顿了下来。】
【他在那种精神高度紧张之下,听见这一句,直接吓一跳,额头直冒冷汗。】
【“小畜生,哪里跑?”随后一只黑猫出现在了走廊中,原来虚惊一场,是一位宫女在追逐一只迷路的小猫。】
【曹操呼了一口气,立马调整自己的状态。】
【要知道他今天是要来干大事的,可不能出差错。】
【随后,曹操露出了凶狠的眼神,那眼神仿佛在说,董贼,今天你的死期到了。】
【不过,董卓虽然残暴,但是能够做到这个位置,也非同小可,曹操知道不可大意。】
“真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老三国曹操进相府的这一段真是绝了!深度刻画出了曹操的心理反应,他的紧张,他的察言观色,他的机警,全都展现出来了。”
“小孩童与曹操的对话说明,小孩童很熟悉曹操,曹操来了这里不知道多少次了,都已经把相府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相府人这么少,曹操发现有些不对劲,这反应比新版曹操好多了。”
“这真的是好机会啊,李儒没在,许多下人们偷懒去了,头脑不在,又避免了人多眼杂,一面又继续警惕地观察,这曹操演的可真是绝了,把所有的细节都给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
“嘶!这才是真正的演绎啊!每个人物的神态动作都是精心设计的,所有的细节都是可以经得起推敲打磨的,哪里是新三国那种随意敷衍能够比拟的?”
“曹操被猫吓得直冒冷汗,可见这才是真正历史上的曹操啊!他的疑心病可不少!”
“嘶!这一段看得我真的好紧张啊!见李儒,见小孩童,被乱走的猫吓了一跳,曹操每一个细节眼神的变化,心里变化被刻画的淋漓尽致。这曹操不像是演的,分明是真曹操啊!拿捏的非常到位。而新三国曹操的紧张,全靠音乐来凸显气氛了。”
历代众人议论纷纷,对这一段细节画面,赞叹不已。
众人的心也跟随曹操一步步深入相府,而紧张到了极致,所有人都把心脏提到了嗓子眼。
仿佛在亲身经历着那段历史,仿佛他们就是曹操,正要行刺董卓。
所有人都紧张的不行,甚至于手心都冒出了冷汗。
所有人都在期待着,接下来发生的剧情,虽然都知道事情的结果,但是老三国这一段代入感实在是太强了,众人一下子就投入到历史当中去了。
【曹操来到了小阁里,看见了正在阅读竹简的董卓,作揖道:“参见恩相。”】
【曹操觐见时,吕布腰间悬挂宝剑,正在小阁里外面,隔着竹幕,都能够窥见他正在虎视眈眈。】
【穿着黄衣的董卓放下竹简,问道:“孟德,今日为何来迟啊?”】
【等着曹操回到的不只是董卓,说这句话的时候,竹幕外面的吕布也在等着曹操的回答,他那杀气很正,眼睛都锐利无比,仿佛鹰眼一样,充满着寒光。】
【曹操放松身体,抬头道:“只因坐骑瘦弱,不堪驱驰,故而来迟。”】
【听到曹操的话,吕布也放松了身体,没有之前那么紧张。】
【董卓道:“马屁羸弱,何不早说?为将者,焉能没有好马?”】
【“奉先,你去将那西凉好马亲自选一匹,赐予孟德。”】
【穿戴铠甲的吕布进来,手插着腰,像是十分看不惯曹操。】
【“是。”吕布看了一眼曹操,随后去选马。】
【曹操从余光里瞅着吕布走了,心里高兴不已。】
【真是碰到了好时候,如今谋士李儒走了,打手吕布走了,连院子里面的耳目都少了很多。】
【曹操作揖道:“谢恩相。”】
【董卓摆手道:“这不算什么。”】
【曹操轻车熟路来到茶几前,给董卓倒了一本茶。】
【曹操作揖递茶:“恩相待某恩重如山。”】
【董卓喝完茶,继续阅读竹简。】
【曹操看着董卓,立马变脸,露出了凶狠像,拳头微微紧握,他走了几步,在观察四周,用余光瞥了董卓一眼,在考虑到底什么时候动手合适。】
【曹操心道:“此贼力大,未可轻动。”】
【他内心很是着急,但也不可轻举妄动。】
【终于等到董卓瞌睡了,赶紧上前帮其拖鞋,伺候董卓睡下之后,曹操当机立断,马上就要拔刀了。】
【董卓背对着曹操睡着,呼噜声打的特别沉,】
【曹操轻手轻脚走到董卓床前,轻轻地拔刀,正要准备行刺,董卓潜意识里意识到危险,立刻起身道:“孟德,何为呀?”】
【与此同时,吕布也推门而入。】
【曹操立刻下跪,将宝刀递上:“操,近得七宝刀一口,献上恩相。”】
【董卓转过身,坐起来,拿着宝刀看了看,摸了摸,道:“好刀。”】
【曹操此时额头上全是汗,低着头心想,可不是一副好刀吗?专门用来杀你的。】
【曹操这个时候知道,言多必失,所以什么都不说,直接站起身来,立在一旁。】
【“果然好刀。”董卓赞不绝口。】
【“奉先,先收了。”】
【吕布一只手握着腰间宝剑,从外门一路走到小阁里,一直在打量着曹操,那眼神犹如雄鹰之眼,仿佛要吃了曹操一般。】
【他总觉得这曹孟德今天怪怪的。】
【吕布接过宝刀,嘴角斜着,一脸嘚瑟模样。】
【曹操眼角斜看着吕布,瞪了他一眼,真是又可恨又可气。】
【心里暗骂:卖父贼,毫无忠义可言,还一脸嘚瑟,真是可耻又可恨。】
【吕布手里把玩着宝刀,嘴角发笑,心想,怪不得觉得曹操怪怪的,原来是今天攒着劲献殷勤呢。】
【曹操赶紧把刀鞘递给了吕布,心想着这一关赶紧过去,要不然迟了生变。】
【吕布接过刀鞘,感觉有点不对劲,起了疑心:为什么刀出鞘了呢?】
【董卓起身道:“来来来,看看奉先选的马匹如何呀。”】
【曹操心虚的很,有些底气不足:“好。”】
【等董卓、吕布先走,曹操终于放松了些,赶紧擦掉满头冷汗,但愿董卓没有起疑心。】
【随后,董卓、吕布和曹操来到了相府中门外看马。】
【曹操对着吕布说道:“好马,好马,果然是好马。”】
【吕布、董卓听了都很开心。】
【曹操表面淡定地摸着马,其实心里很着急,着急想走。】
【但是他又不能快走,在足够的停顿之后,才转身作揖道:“多谢丞相良马。”】
【董卓:“此马性烈,你要多加小心!”】
【曹操:“我自会小心。”】
【这时,吕布在一旁低头思考,脑子在飞快地旋转,到底咋回事?总感觉有些不对劲。】
【曹操心里想要立刻骑马狂奔,但还是需要慢慢地牵着马走,一旦显示出有些着急,吕布立马就能反应过来。】
【吕布回府后,停顿思考再三,举起手中的刀鞘,回想起刚才的场景,立马就觉得不对劲。】
【“义父!”吕布立刻追上董卓,“适才曹操似有行刺之状。”】
【“嗯?……嗯。”董卓思考片刻,也反应过来,觉得有些怪。】